感受“气敛入骨”
相关推荐
-
练拳身备的这“五弓”到底是什么状态
武禹襄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用劲有"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的要求.太极拳有一身备五弓的说法,就是说躯干为一弓,两臂为两张弓,两腿为两张弓. 行拳时,这五张弓需要劲合一处,形成一个 ...
-
怎样习练才能使“太极操”成为太极拳?
对于公园.广场上的群众性太极拳,常听到业内人士评之为"太极操". 如是而何为拳何为"操"?拳与"操"究有何区别?怎样习练才能使"太 ...
-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亦畬书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解曰]"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01):气敛入骨的关键所在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杨澄甫先生之注解: 心为精神意气之 ...
-
太极拳“气敛入骨”在讲什么?
看到一个好问题: 敛气入骨是什么?为啥和气宜鼓荡是相反的? 这两句话最早出现于武禹襄前辈的<打手要言>中,不过原话是"气敛入骨"和"气宜鼓荡". 现 ...
-
以心行气,气敛入骨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行拳要用心,用心才能引导内气运行,内气运行的前提,神要内敛,周身关节.肌肉皆要松沉,内气才能收敛入骨,以达到心不外驰.气不外散.这里提到的" ...
-
红参半夏治肺气肿:红参、清半夏、冬虫夏草各9克,麦冬、核桃肉各12克,五味子、厚朴各4.5克,炙甘草、炒苏子各3克,杏仁、桂枝各6克,生姜2片。补气敛肺,降气纳气。主治肺气肿。
红参半夏治肺气肿 红参.清半夏.冬虫夏草各9克,麦冬.核桃肉各12克,五味子.厚朴各4.5克,炙甘草.炒苏子各3克,杏仁.桂枝各6克,生姜2片. 补气敛肺,降气纳气. 主治肺气肿.
-
奔赴南城会轩源,聚精会神敛入骨
欢乐聚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蒲谷子来金都,不觉已三天了. 第四天是周末,大清早,兴隆.小珠陪送蒲谷子前往南城,赶往丰顺轩,与轩源相聚. 丰顺轩里,轩源和伟城.小明等人已开好茶位在等待了. 蒲谷子等人落座 ...
-
太极拳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气敛入...
太极拳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气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才能便利从心."这两句话是<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第一和第二句话,它告诉我们以心行气,必须气敛入 ...
-
补气敛肺,降气纳气。主治肺气肿
[功能主治]补气敛肺,降气纳气.主治肺气肿. [偏方组成]红参.清半夏.冬虫夏草各9克,麦冬.核桃肉各12克,五味子.厚朴各4.5克,炙甘草.炒苏子各3克,杏仁.桂枝各6克,生姜2片. [用法用量]每 ...
-
崩漏..月经过多..补气敛涩..王幸福案
医案启示---崩漏一月 *女,40岁,崩漏一个月. 经血淋漓不断,时多时少,人也虚弱无力,连上下楼的力气都没有了,头晕,心悸,纳少,恶心,大小便尚可,脉舌象不明. 西医西药止血无效. *判断为气血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