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君:“选秀”引发的闹剧(读稗琐话二)
相关推荐
-
在清朝当太监需要满足哪些要求?为什么竞争相当激烈?
人生最大的悲剧是什么?恐怕莫过于1949年加入国民党.1911年自宫成为太监. 这句话常常用于形容想占便宜却反应慢半拍的人,他们非但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受到了损失.为什么1911年当太监不合时宜呢? ...
-
清朝宫女出宫时,正是颜值巅峰的25—30岁,为什么没人愿意娶?
清朝"退役"宫女婚姻成问题,跟咱们现在剩女爆发的两个原因差不多: 一是宫女看得上的男的,看不上宫女: 二是看得上宫女的男的,宫女又看不上. 高不成低不就,铁律! 俗话说:" ...
-
专家称:“七夕不是情人节,随意解读该停歇”,是怎么一回事?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七夕并非情人节,千万不要再误解了>.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当中,七夕节是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怎么会不是情人节呢?因此,当我看到这篇 ...
-
纪德君:唐伯虎可曾点秋香(读稗琐话八)
钱泳绘唐伯虎画像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的风流韵事很多,流播也很广,其中尤以"三笑姻缘",最为世人津津乐道,在江南一带,更是妇孺皆晓.可要说其渊源,这个故事较早见于冯梦龙编的<情 ...
-
纪德君:娱目醒心的俏皮话(读稗琐话七)
平时,爱看明代末年凌濛初写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下文简称<初刻>和<二刻>),觉得它们不仅令人"拍案惊奇",还常觉得 ...
-
纪德君:欲寄相思意,巧托丝竹声(读稗琐话六)
喜欢读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金大侠绝对是描写爱情的一流高手.他写爱情,不仅很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灵感,还擅长运用动人心弦的音乐来引发.渲染那种灵犀相通.难以言传的美妙爱情.请看<飞狐外 ...
-
纪德君:《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读稗琐话五)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大凡读过<红楼梦>的人,想必对这几句 ...
-
纪德君:“调光经”、“挨光计”与“帮衬术” (读稗琐话四)
宋元以降,以开封.杭州.大都等为代表的城市商业经济相当发达.繁荣.城市商业贸易的活跃.物质生活的丰饶以及形形色色娱乐活动的兴起,诱使人情跃动,欲望腾涌,新兴市民阶层的人生情趣.文化意识等也在其中涵育. ...
-
纪德君:那些被人叫滥的官名(读稗琐话三)
曾经看到一幅漫画,一人在一幢大楼下喊:"经理,李经理!"结果楼窗里伸出数十颗脑袋,可见经理多到什么程度.现在人们觉得叫"经理"不上档次了,改称"总裁& ...
-
纪德君:《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
<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研究>,纪德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从民间说唱与古代小说交叉.互动的视角,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唐五代以来民间说唱与小说之间的双向 ...
-
纪德君:《中国说唱文艺研究丛书》前言
说唱文艺是一种基于民间大众的生活.心理与想像,运用口语来说唱故事.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样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清末民初以来,受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我国学者开始重视俗文学,把过去认为不登大雅之 ...
-
纪德君:沈老师,我们想念你!
沈老师走了! 沈伯俊先生 当我在微信上看到沈老师突然病逝的消息时,内心之震撼.悲伤,真是难以言喻!沈老师的学生黎藜博士,决定回蓉城悼念恩师,我说:"希望你在沈老师面前说:'我很想念他,我很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