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市笔记】四、最残酷的“易地保护”——王瑶卿故居拆迁始末
相关推荐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淮安清江浦楼
清江浦楼坐落在淮安市清浦区河南西路,清河桥西,运河南岸岸边.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它一直为清江浦的标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江浦楼两层,青砖灰瓦,方形.下层券门穿堂而过,门宽2 . 4米 ...
-
王瑶卿与老谭之合演戏
<南天门> 谭鑫培 饰 曹福.王瑶卿 饰 曹玉莲 王供奉瑶卿,为名旦王彩琳之后裔,工青衣兼刀马旦,逾四秩后,在东安市场丹桂园,与名丑张文斌演<探亲>,梳头座不梳旗头,与普通扮相 ...
-
江苏淮安吴承恩故居(临)
江苏淮安吴承恩故居(临)
-
江苏淮安吴承恩故居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优惠门票20元.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生于1504年,死于1582年,享年78岁,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 吴承恩故居 ...
-
慢慢等待,等待好消息||章侠
欧阳中石先生于2020年11月5日永远的走了,11日在八宝山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悠悠岁月近百载,"欧阳中石",不仅属于他的专业逻辑学,他的业余爱好:京剧和书法,更是了得,亦属专 ...
-
【淮安城市笔记】十、文化名城应出“文化市长”——呼唤人文自觉
在全中国充满激情的城市化造城运动中,淮安表现出来的现象不过是大背景下普遍行为的亢奋个例罢了,因此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 当我们把自己放在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出我们与其他城市的比拼和区域竞争, ...
-
【淮安城市笔记】九、绿、水、城——生态城市的梦想
这座城市是一座"因水而兴.因水而盛"的城市,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当我们一次次走出去,看看外面的水乡和水陆码头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城市如果按照绿水城市的思路走下去, ...
-
【淮安城市笔记】八、“前说话后摆手”的规划——规划没有变化快
在不到十年时间内,我们做了三个城市规划: 2000年-2020年淮安城市总体规划: 2005年-2020年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008年-2030年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平均三至五年就要对城市总体 ...
-
【淮安城市笔记】七、迷失的自我——我们的城市姓什么
走进这座城市,去抚摸历史,隐约地感到历史的沉重,却又看不到历史的身影.去依偎文化,依稀感到文化的分量,却又触不到文化的坚实. 一座城市最引人解读的是历史与文化的分量,经典.厚重.浓郁.深邃,超越时空, ...
-
【淮安城市笔记】六、清江浦的悲哀——真古董与假古董
清雍正七年建造的清江浦楼,至今仍伫立在运河边.在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标价值. 老清江浦楼,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图片来自网络. 而比它更高大的 ...
-
【淮安城市笔记】五、最后一块文化净土(一)——都天庙何去何从
回首清江浦,四顾环野,还能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残留下来呢? "都天庙历史文化街区"是目前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清江浦老城区仅存的一块街区文化积淀之地(现存的慈云寺. ...
-
【淮安城市笔记】三、王叔相故居毁灭记
2002年11月15日<扬子晚报>以"开发商要盖楼,一些名人故居被拆"为标题,报道淮安拆除王叔相故居的事实. 报道说:"位于淮安市里运河畔的曾任孙中山民国大总 ...
-
【淮安城市笔记】一、清江浦的六百年与十年
前情回顾 [淮安城市笔记]序:抚摸我的故乡 清江浦成为淮阴文化重镇,始于明永乐13年,平江伯陈瑄开凿清江浦. 清江浦自明代开埠以来,迄今已600年历史.她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在中国明清时代就 ...
-
【淮安城市笔记】序:抚摸我的故乡
8月27日,我们推出一篇文章"淮安最市井的小街也要拆了,我们用什么来记住乡愁?"(点击蓝字可看),对于被划入拆迁范围的南门小街区域予以了关注,有3万多人阅读,2000多人转发.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