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治下利经验集萃
相关推荐
-
▲伤寒论之厥阴病治则 方药 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 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 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一.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 ...
-
产后病的六经方证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妇人产后专篇,论述妇人产后病,常见症状的方证内容,有生完孩子后津液.血液损伤后的出现的抽搐(痉病--可能合并感染).便秘.头晕(郁冒):有生完孩子常见的腹痛,腹痛里面 ...
-
葛根芩连汤*带有表征的白头翁汤证;在临床当中认为需要用银翘散、或者说桑菊饮之类的方剂治的那种感冒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的应用在中医历史上是一个节点,可以说把它提到这个高度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伤寒论证治准绳>那个书上,他搜集了古今中外应用葛根芩连汤的方子,搜集到了150例,这15 ...
-
胡希恕 虚寒下利属太阴 寒热错杂见厥阴
例10 (肠功能紊乱) 李某,男,58岁,病案号155413. 初诊日期1965年4月6日:受凉后腹泻已三月不愈,每日大便3~4行,大便有完谷不化,胃腹胀满,食后益甚,时有嗳气头晕,舌苔白润,脉细缓. ...
-
内科不治喘,治喘丢了脸 - 经方泰斗胡希恕治哮喘经验总结
导读古语有云"名医不治喘,治喘不露脸",肺系喘哮诸疾,正虚邪聚,辨证复杂,中医诊疗鲜有效愈.本文讲述经方泰斗胡希恕对哮病的认识和治疗,辨明病因证型,系统诊疗论治,可为哮病治疗临床圭 ...
-
古语云“名医不治喘,治喘不露脸”——经方泰斗胡希恕治哮喘经验总结
导读古语有云"名医不治喘,治喘不露脸",肺系喘哮诸疾,正虚邪聚,辨证复杂,中医诊疗鲜有效愈.本文讲述经方泰斗胡希恕对哮病的认识和治疗,辨明病因证型,系统诊疗论治,可为哮病治疗临床圭 ...
-
胡希恕经方治疗胃病经验(附验案九则)
胃病包括西医所说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等等,西医在鉴别上有较细的特征区分. 如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食欲不振比较明显,多有胀满的感觉.但胃神经官能症,精神情志的影响与症 ...
-
国医大师胡希恕治疗各种骨病经验
腰痛,关节痛一定要手术吗?看国医大师胡希恕如何治疗各种骨病.临床上常有一些患者手术后,疼痛并没有明显缓解,到底关节痛是因为什么? 刘渡舟先生称胡希恕为"经方学派的大师",并介绍说: ...
-
胡希恕治疗阑尾炎的经验 – 经方派
阑尾炎中医古称肠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它虽属外科疾病,但用内治法多能治愈.西医亦用内治法,即用抗生素消炎可使炎症消失,但往往易于复发,最终还是手术治疗.因此,西医把内治法称为保守疗法,言外之意手术治疗 ...
-
【胡希恕:下瘀血汤类方】
【胡希恕:下瘀血汤类方】
-
胡希恕运用麻杏石甘汤的经验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证 组成:麻黄6-12g,杏仁6-10g,炙甘草6-8g,石膏30-40g.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取一升. 条文: 1.发汗后,不可 ...
-
胡希恕治头晕案例分享患者杨某,于1965...
患者杨某,于1965年1月19日发作头晕,头沉,头项重压感. 经北京宣武医院详查确诊为两侧乳头水肿,颅内肿瘤症状群.观察治疗数月无改善. 初诊(1965年6月21日): 眼花,晚上尤甚,头项压疼感,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