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临床运用及类证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连翘小豆汤,杏仁大枣生梓姜: 甘草燎水同煎服,风水夹寒及发黄. 组成: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大枣.生梓白皮.生姜.甘草. 功效:宣散表邪,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太阳伤寒兼湿热发黄证.症见发热, ...
-
经方类解(七):麻黄汤类方之解表清热类
经方,原指经验用方,今特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此说乃相对于宋.元以后所出现的时方而言.类方,则是指在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集合,意在将用药相近的方剂同类相附,从而研究每类方 ...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清热方剂类(1)大青龙汤《伤寒论》
(1)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10杏仁10桂枝10大枣5枚甘草8干姜8石膏(碎)20 适应症:适应于热性病的发热,恶寒,无汗,烦躁等.表实里热症,如肺炎,麻疹,脑膜炎,急性关节炎,急 ...
-
麻黄汤及类证方的临床应用
一麻黄的药性及功效 < 神农本草经>麻黄 味苦 ,温.主中风, 伤寒头疼,瘟疟 发表出汗, 去邪热气, 止咳逆上气. 除寒热. 破癥坚积聚.一名沙龙. <本草纲目麻黄>气味苦, ...
-
【临床医案:类麻黄升麻汤证一例】
62岁老太,2019年8月5日忽然嗓子沙哑,说不出话来.脉微,寸稍弦长,关稍数,尺紧.太溪脉几无.神态正常,脚趾头见凉,不觉无力,但要躺,饭后胃见上顶,要大吐几口方舒服.此病是个险症,外象类于麻黄升麻 ...
-
临床上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用不好?看这些跟高效用药有关的技术你了解和会用多少?
在兽医诊疗工作中,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或头孢类药物治疗畜禽细菌性感染时,药物在体内作用于细菌的抗菌药物浓度与其作用时间,是确保临床好疗效的两大核心要素.那这样的抗菌药物,就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即药物浓度愈 ...
-
眩晕汇解:《证治汇补》、《类证治裁》
<证治汇补>曰:诸脉皆系于目,脏腑筋骨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气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者,随目系而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而眩矣. 内因: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
-
增注类证活人书二十二卷 释音一卷 伤寒药性一卷 辨误一卷
中医,医学类书籍 226m 292页 增注类证活人书
-
虫药虽好不可滥用临床运用虫类药,适用范围...
虫药虽好不可滥用 临床运用虫类药,适用范围很广,主治病种甚多,疗效确实不错.不过,不能滥用,用之不当,亦是适得其反,遗祸无穷. 一要辨证地用.脑栓塞的病人,往往留下肢体偏瘫,半身不遂,用通络药,选择虫 ...
-
经方“桂枝汤”类证方参考标准
桂枝汤 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发热,汗出 2.主要症状(太阳证):恶寒或者恶风.头痛,鼻鸣,鼻塞流清涕 3.可伴随(津液不足)症状:以"血"代汗(血证),大便干结等 4.根据体 ...
-
在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里面,他就提到了...
在清代林珮琴<类证治裁>里面,他就提到了按照脏腑辨证来用药, 他说肝热则口酸,用小柴胡汤加龙胆草治疗. 胆热则口苦,用龙胆泻肝汤治疗. 心热也口苦,用黄连泻心汤来治疗. 脾热则口甜,用泻黄 ...
-
新编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中医,医学类书籍.8册,约140m700+页,截图为1.2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