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有道的人善于用物,而不被物所用
相关推荐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道德经> 第十二章 -1-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缤纷的色彩 ...
-
圣人救世的五大“法宝”
自古圣贤崇文武夫尚武,文治四海升平,武伐血流成河.末世有大贤转世,头顶智慧之光,心怀慈悲善念,手持道德宝剑,身具坚韧品性,凝聚万众人心,斩妖除魔捍卫正道,所向披靡无往不胜.颂曰:"三教圣人同 ...
-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至八十一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一至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十一章至二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至三十章解读目录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至四十章解读目录 <道 ...
-
《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卷)7
"心上一毫不留,若有心求乐,则有所著.功名富贵,固无可乐,道德性命,亦无可乐.<庄子>所谓至乐无乐,可以进道." "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是至诚之道,则与 ...
-
道德经:知足不辱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 ...
-
5.18实战记忆特训---终极实战
学习方法--训练技能---触类旁通 技能不是学来的,而是练来的,对于知识来说,输出亦是输入,输出的过程就是输入的过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 ...
-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
-
《道德经》: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的“不争”到底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的“不争”到底是什么意思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揭怀玉. 夫道者,人心固有之良,日用常行之事,至近至约,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