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的那些和议及影响
相关推荐
-
外敌环伺,危机四伏的大宋朝
杨家将抗辽 契丹的辽太宗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建立后晋,从石敬瑭手中窃取了幽云十六州,并以此为基地,不断袭扰中原.公元946年,辽大举进攻后晋,后晋灭亡.后来,辽国又扶植北汉政权割据河东,作为保护幽云十六 ...
-
北宋经常被辽、金、西夏敲竹杠?这就是“温水煮蛙”的悲剧
自打辽国向北宋敲了一次"竹杠",意外成功后, 西夏也是有样学样:想休战么?拿银子来. 再后来,金国继承了这一恶习,不止是要钱要物,还要人, 甚至连着当时的徽.钦二宗一大家子都被掳走 ...
-
两宋的那些和议及影响(5)
两宋为何屡屡和议 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与辽夏金蒙(元)大小战事无数,却也屡屡和议了.大的和议有宋辽澶渊之盟.庆历增币:宋夏庆历和议:宋金绍兴.隆兴.嘉定和议.如果说打了败仗,那么凭借和议与岁币获得喘息 ...
-
两宋的那些和议及影响(4)
开禧北伐与嘉定和议及后续 隆兴和议后,孝宗深知北伐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孝宗任内一直谋求恢复,但正如后世评论的那样,高宗时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君,孝宗时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高宗时,宗泽.韩世忠.岳飞. ...
-
两宋的那些和议及影响(3)
宋金战争与绍兴和议及宋金岁币 虽然北宋灭亡了,金国获得了极其庞大的财富,还俘虏了北宋两位皇帝及大量后妃.官僚和臣民,但宋朝并没有亡.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为在靖康之变时身在外地募兵勤王,成为徽宗直系后裔 ...
-
两宋的那些和议及影响(1)
序言: 两宋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与科技的顶峰,但是两宋也是中国古代汉族帝国中最为弱势的时代.自秦汉以来,中原帝国在于北方的征战中,虽也有弱势时代,但如两宋那样已经习惯性的割地纳贡却是极为罕见的.宋辽之 ...
-
宋朝为何崇文抑武?对后世又产生了哪些影响?(两宋繁华往事190)
仁者爱人. 作为赳赳武夫,曹彬得到了北宋文官们心照不宣.又众口一词的推崇,他们甚至有些迫切地将曹彬立为楷模,成为天下武人的榜样.说起来,文官们心里也藏着小心思. 而文官的小心思,与皇帝的心思又是不谋而 ...
-
萧太后对辽的改革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影响?(两宋繁华往事77)
牵手的双方,都带着满满的诚意. 有投入,就有收获. 韩德让的投入是,全力保护太后.皇帝安全,为契丹浴血奋战,对朝政兢兢业业,保着大辽江山. 萧太后的回报是,在辽国推动深层次的汉化改革. 比如,同罪同罚 ...
-
金匮之盟,最好的解释是杜太后的母亲情怀。(两宋繁华往事150)
杜太后,生于唐末,历经五代,直至北宋建国.60岁的人生,一个甲子而已,却经过了七个朝代.如此乱世,会赋予人怎样的思考?至少,会迥异于四海升平之世. 北宋初立,所占不过中原之地,南方割据称雄.北方契丹虎 ...
-
皇宫是个寡情地,缺少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两宋繁华往事149)
可惜,皇宫是个寡情的地方. 皇宫内,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从来都是稀缺品. 在赵匡胤化家为国的时候,有些东西就永远失去了.老太太为这家操劳了一辈子,家一下子变成国了,她能习惯吗?后世,很多人说杜太后有大 ...
-
赵太后临终遗旨,改变了赵光义和大宋朝。(两宋繁华往事148)
丈夫去世,儿子称帝,大悲大喜. 悲喜之间,似乎耗尽了四娘子的心血,她的人生走到了终点.不过,她人生最后的决定,再次改变了历史. 赵匡胤登基次年,杜太后病危. 赵匡胤.赵光义跪在榻前,兄弟俩泪如雨下.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