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魏泽清丨散文/秋风起时蟹正肥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魏泽清:安徽合肥人,中国淮军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安徽省李鸿章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安徽旅游文学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新浪》、《搜狐》、《腾讯》、《今日头条》、《作家在线》、《安徽文学》、《安徽商报》、《合肥日报》等上百家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发表诗歌、散文、散文诗、随笔、小说、文艺评论、纪实文学600余篇(首),新闻作品1000多篇;部分作品选入多种选本及获奖作品集;所写淮军史料编入国家《清史》。作品荣获“2013年江淮文学奖” ,“2015年全国诗歌散文联赛特等奖”。

魏泽清

“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这是明代画家郑板桥眼中蟹的形象,再横行霸道,到头来也只不过是食客腹中之物。
毛蟹又称河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巢湖毛蟹与阳澄湖大闸蟹是同一种类型,色绿体肥,秋季上市。其具备青背、白肚、金毛、爪实的特点,肉质相比其他蟹类细嫩、味道鲜美异常。最具当地特色的吃法是蟹糊、醉蟹等。
上世纪70年代,在我的故乡巢湖岸边,毛蟹比比皆是,偶尔也有蟹借夜晚门缝漏出去的亮光,爬到家里的,猫狗好奇走近,毛蟹则挥起大螯,竟然敢与猫狗对峙,也毫无畏惧。
西风起,蟹脚痒。夜色中,河畔悠闲散步,打开手电筒,往往看到毛蟹在草地上爬行,见到亮光惶惶然来不及下水,就如逮小偷一样,被我们逮个正着。擒在手里,还是张牙舞爪的,跃跃欲试,还想从手中挣脱。
据说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寄居吴中时,留下了“不是阳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的名言。蟹肉肥美,鲜嫩无比,原来她住苏州,是因为那里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阳澄湖大闸蟹,可见蟹的魅力有多大。
有次路过一处水渠决口,水往河里流,鲫鱼鲤鱼戏水,相互碰撞,倏忽飞出水面,老远就闻到水的噼里啪啦声。我挽起裤腿抓起鱼来,鱼在跳越的时候不好抓,捉迷藏一样老是扑空,只逮到一条大鲫鱼,可是没想到在决口两边的湿润的泥土上,轻易捕到几只毛蟹,每只蟹足有半斤之上,大螯毛茸茸的,张开像只老虎钳子。我同时手擒几只毛蟹,不小心手指被一只毛蟹的大螯夹住了,拽也拽不开,疼得我龇牙咧嘴,没办法最终把那只大螯扳下来,仍是死死地咬住不放,鲜血滴落地上。
第二天,姐姐把几只毛蟹蒸熟,秋蟹肥硕,蟹黄丰厚而醇香,黄黄的蟹壳很好看,香气袅袅,氤氲满怀,可是我正在发高烧,没有一点食欲,无法享受美味佳肴,遗憾之至。
宋代陆游爱啖螃蟹,吟道:“传方那鲜烹羊脚,破戒尤惭擘蟹脐。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他说刚动手擘开肥蟹时,馋得口水淌了下来,持螯把酒,饮酒吟诗,昏花的老眼也亮了起来,可谓嗜蟹成痴,馋相表露无遗了。
吃蟹有味,捕蟹更有趣。毛蟹喜光,村庄附近有一通往湖边的水渠,渠上有一台抽水机抽水灌溉,机房灯火彻夜通明,数个窗口泻下光芒,远处的毛蟹千里迢迢聚来,纷纷钻入机房外的乱石丛中。我们为发现这一秘密而欣喜不已。时至夜晚,一人执手电筒照着,一人搬开石块,毛蟹尽藏其中。每搬开一个石块,都能发现一二只潜伏的毛蟹,手电一照,它们就要匆忙横行下水,可是我们眼疾手快,哪是我们的对手呀,一只只总是轻易被擒,尽收囊中,满筐满篓背回家。秋蟹很肥,压得正值少年的我喘息不已。
明代画家徐渭,观蟹细腻,笔下的螃蟹活灵活现。“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哉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他的这首《题画蟹》诗,细观细品,更是生动、明快、传神。
秋气爽,蟹正肥。深秋行走巢湖芦苇荡,风过芦苇,嚓嚓声不绝于耳,仿佛有人匆匆穿行其中。扒开芦苇,满湖鱼腥味扑面而来。细观岸边,有三三二二扁平的洞口,洞外有绒绒的新泥,新泥上有星星点点整齐的细脚印,那是蟹给自己新修的一条通向水底的马路,那洞内必有毛蟹无疑。手伸进洞内,慢慢拽出一只肥硕的秋蟹,放到水里洗一洗,活生生的蟹爪子频繁伸缩,如弹钢琴一般自如灵巧。不出一顿饭的功夫,十几只肥蟹束手就擒。它们挤在一只竹篓里,两只小眼左右晃动,嘴里嘶嘶地吐着白色泡沫,悠闲地你夹我,我夹你,如此折腾起来,不肯罢休。
清代戏曲家、美食家李渔钟情于蟹,“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他又作感慨,“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李渔痴情嗜蟹,对于食蟹之癖津津乐道,他三言两语将品蟹之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其嗜蟹如命,乐在其中。
金秋时节品蟹,平添了几分诗情古韵,自是一种逍遥与闲适。古代文人墨客大多喜欢品蟹,吃法很文雅,也弄出许多高雅的蟹诗来,让后人品味几百年,仍意犹未尽。我小时候从没有吃出这么高雅的情趣与韵味,总是狼吞虎咽地胡乱吃下去,今读到古人如此高雅的嗜好,为曾经糟蹋那些肥美可口的湖蟹而惭愧不已。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1263482922@qq.com诗歌投稿:8913480@qq.com散文投稿:1549429346@qq.com

(关注ID:zgzjx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