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先究风俗
相关推荐
-
古人是怎样开展调研的
张树文 安徽师范大学 尽管古人并没有形成"调查研究"的明确概念,但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深知,为了巩固政权就必须了解民情,而了解民情就要进行调查研究.他们有些做法属于典型的调查研究. ...
-
关注民情民意网的人都是精英
关注民情民意网的人都是精英 之所以说关注民情民意网的人都是精英,是因为五年多来关注民情民意网的人虽然只有一万四千多人(截止到2020年11月15日星期日为14599人).被列入黑名单的三人.但是,民情 ...
-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中说魏晋以来鄂州地区很多特有风俗民情凋零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朝代:宋代|作者:杨亿 褒博衣冠汉大儒,三千奏牍到宸居.郎官起草归华省,女史焚香伴直庐. 出守新恩龟顾印,趋朝旧路雉随车.便分符竹从鸾掖,应有壶浆待隼旟. 赐对移时亲斧扆,随行兼两载 ...
-
吴全兰:西汉意识形态建构的经验和教训
思想火炬 吴全兰:西汉意识形态建构的经验和教训.wav 音频: 00:00 / 33:18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能够成为盛世,能有高度的民族认同意识和稳定的核心地区版图,与西汉时期意识形态的建构有密切 ...
-
民意网民情民意网正式获得工信部的备案
民意网民情民意网正式获得工信部的备案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笔者的电子信箱和手机短信同时获得一个信息,那就是告诉笔者,笔者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的民意网和民情民意网两个网站的备案已经获得工业和信息 ...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韩天衡
篆刻艺术四十多年来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文汇报记者 李纯一 . 韩天衡四岁写字.六岁刻印,在方寸之间徜徉近八十年.他对篆刻艺术的感知.他在作品之外的心声,日前具化为一场展览,呈 ...
-
【荐读】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 治乱之政,谓省官并职,去文就质也.夫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纤不伐,必成妖孽.夫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故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
-
曹县人的饮食风俗
曹县是典型的中原饮食文化,例如境内吃晚饭曰喝汤.旧时,贫富生活差异很大,富者以小麦为主粮,吃白面:一般家庭以高粱.豆子.红薯.为主粮,吃混合面:穷人常年吃不上纯粮食,尤其青黄不接时,以糠菜度日,因此有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1)
为政第二 2.0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试译]孔老师说:"为政依据于明德,就象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因为他自己能安居其位,同时为众星留下各自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2)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试译]孔老师说:"<诗经>共有三百篇诗,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诗篇,就是纯正无邪,就是真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3)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试解]孔老师说:"以政令来治理.强制百姓,以刑罚来约束.惩罚百姓,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4)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解]孔老师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明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5)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4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quo ...
-
素说论语:为政篇(06)
一.原文 为政第二 2.0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试解]孟武伯问何为孝.孔老师说:"由于你的盲目冲动,使你的行为违背周礼,违背仁德,因而招惹是非,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