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用法大抵附子剂的主治疾患,依据《伤寒...
相关推荐
-
#伤寒论#【原文】22. 若微寒者,桂枝...
#伤寒论# [原文] 22.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20201207伤寒论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法16,方14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法16,方14 1 太阳中风,阳浮阴弱,热发汗出,恶寒,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3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 ...
-
《伤寒论讲义》第一章伤寒表实证
(二)伤寒表实证 1.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方歌] ...
-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三)_斋戒_
三部六病解读<伤寒论>(三)(2008-03-21 12:08:01) 转载▼标签: 健康第六章 组方学及其分类所谓医者,一是准确的诊断,一是有效的治疗,二者缺一不可.<伤寒论> ...
-
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症,热多寒少)
桂枝二麻黄一汤 [原文]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四枚(擘)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伤寒论》第22条解密
第二十二条,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薇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一),文意.太阳病:太阳经层面的外感病.然究为何病?须看下文,方可明了:据下文知,为太阳风寒病 ...
-
诸多中医名家附子用法概论(乌头子根)
[原名]附子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乌附子: 乌附块:黑附子:明附片: 熟附片: 白附片:熟附子 [药性]热性 [药味]辛:甘 [归经]归心.肾.脾经. [毒性]有毒(先煎可去毒,且毒 ...
-
临床附子用法心得
天堂鹤 一品医堂 前天 附子是乌头的子根,侧根,川乌为乌头的块根,草乌为野生北乌头的块根.毒性逐级加大.具有强效的镇痛效果. 由于附子毒性巨大,很多临床医生多年居然都没有开过.实际上,由于其作用不可替 ...
-
《金匮要略》中,分享附子没有入煎剂的两个...
<金匮要略>中,分享附子没有入煎剂的两个方子,一是薏苡附子散,二是乌头赤石脂丸. 原文如下:胸痹缓急者,薏苡仁附子散休之.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
附子用法
附子被历代医家视为补火要药,明·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即治病保命要药.火神派医家祝味菊则称附子&quo ...
-
毒药本草:川乌、附子、炮附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日期:2021年01月31日 感悟:中医是一回古文化之旅,是一场人生的修行,有诗有远方. 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的干燥母根为川乌,子根为附子.附子入药 ...
-
揭秘系列——附子:江油附子、汉中附子、云南附子,你能分清楚吗
揭秘系列——附子:江油附子、汉中附子、云南附子,你能分清楚吗
-
第12单元 温里药:附子善治 附子与干姜比较
第12单元 温里药:附子善治 附子与干姜比较
-
《伤寒论》的附子 《伤寒论》的附子有生附子和炮附子两种。除了姜附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用生...
<伤寒论>的附子有生附子和炮附子两种.除了姜附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用生附子,其余都是用炮附子. 生附子大毒,为本经下品,功用回阳救逆,可见<伤寒论>的姜附汤专为急危 ...
-
17附子配当归——附子配伍汇粹
17附子配当归--附子配伍汇粹 17.附子配当归 附子温阳散寒止痛,纯阳无阴之品.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二药一散寒一补血,一温经一调经,一强阳一滋阴,互补为用,具阴阳兼顾.刚柔互济之妙义,当归滋润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