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锦新样 | 杨立华:穿越告子的丛林
相关推荐
-
[]心即理(二):人与世界的整体联系与区别
董平:各位朋友好,上一讲主要谈到关于世界同一性问题,我们这一次就继续接着和各位朋友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上一次提到过这么个事,千差万别的世界.无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来源的,那就是道. ...
-
性善论对修身的意义
中国人历来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身是为官从政的根本,孔子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 ...
-
旧锦新样 | 杨绛:为有志读书求知者存——记《钱锺书手稿集》
编者按 <钱锺书手稿集>之<中文笔记><外文笔记>的出版后,不但对于钱锺书研究乃至中国现代学术之"考镜源流",有极大的推进,更直观展示了钱锺书在 ...
-
旧锦新样 | 黄裳:读书生活杂忆
编者按 黄裳是访书.读书.藏书的大家.他的阅读与人生经历,在二十世纪中国极有代表性,值得今人重温与了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推送这篇80年代的旧作,以飨读者. 读书生活 ...
-
旧锦新样 | 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编者按 沈从文和汪曾祺的师生缘分,是文坛一段佳话.在20世纪80年代初,沈从文不再寂寞,其小说也开始重新走进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汪曾祺即撰有这篇长文,从正面评价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在他看来,"沈 ...
-
旧锦新样 | 唐际根:考古学证史倾向民族主义
编者按 鲁惟一.夏含夷主编的<剑桥中国上古史>出版于一九九九年,代表了中国境外学者研究中国上古史在当年的顶尖水平.书中"商代考古"的一章,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贝格雷(Ro ...
-
旧锦新样 | 扬之水:芳香静燃的时间
编者按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物质史.文化史的兴起,香料.香具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扬之水这篇文章,虽是十几年前的旧文,但对于当时市场上有限的香史器物著作,做了巧撷妙缀.文章起手.转承,也有可 ...
-
旧锦新样 | 永宁:红袖香添
编者按 中国的男性文人们非常喜爱"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象,这种男性中心主义的想象方式,今天看来难免有点可笑:但同样有意思的是,世人大概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 ...
-
旧锦新样| 胡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编者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校园的一道风景线是很多研究生都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而不再是"先生".胡成针对这一现象有感而发,虽是二十余年前的旧作, ...
-
旧锦新样 | 陈来:默然而观冯友兰
编者按 作为及门弟子,陈来曾有很多亲炙冯友兰的经历.他从冯友兰新旧"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入手,讲述"旧学"益 ...
-
旧锦新样 | 江弱水:五十年后才有人读,一百年后才有人懂的鲁迅作品
编者按 在鲁迅作品中,<故事新编>一直让评论者为难,因为没法给它准确地定位,甚至太显"油滑".但如果换个视角,从当代思想的角度观察,这些涉笔成趣的文本,触及了当今一些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