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锦新样 | 永宁:红袖香添
相关推荐
-
胤禛十二美人图》里藏着怎样的古代香方
<胤禛十二美人图>之观书沉吟图(局部) 徐莺 焚香.点茶.挂画.插花是宋代四大雅事.从前文人雅集,主人通常备好茶.焚一炉香,三五知己拿出画卷细细展开,静静品赏. ...
-
红袖添香诗词古韵 古韵诗词
[红袖添香诗歌]"红袖添香"出自哪首诗词?麻烦高手把全诗都告诉... 画堂春.冬忆 虬枝裹玉雪初妆 疾风冷月残霜 孤园幽阁静寒塘 地老天荒 何处青钱沽酒 谁人红袖添香 新诗吟罢凤求凰 梦里黄梁 "红袖 ...
-
古代中国人如何焚香
知不知道香是一个问题,会不会焚香是另一个问题,若是随随便便把香料丢到火里,不免让人鄙视成焚琴煮鹤的乡野村夫或者头脑空空的傻瓜花瓶.那么到底该怎么焚香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焚香首先要有香料,一般都不用单 ...
-
旧锦新样 | 黄裳:读书生活杂忆
编者按 黄裳是访书.读书.藏书的大家.他的阅读与人生经历,在二十世纪中国极有代表性,值得今人重温与了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推送这篇80年代的旧作,以飨读者. 读书生活 ...
-
旧锦新样 | 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编者按 沈从文和汪曾祺的师生缘分,是文坛一段佳话.在20世纪80年代初,沈从文不再寂寞,其小说也开始重新走进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汪曾祺即撰有这篇长文,从正面评价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在他看来,"沈 ...
-
旧锦新样 | 唐际根:考古学证史倾向民族主义
编者按 鲁惟一.夏含夷主编的<剑桥中国上古史>出版于一九九九年,代表了中国境外学者研究中国上古史在当年的顶尖水平.书中"商代考古"的一章,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贝格雷(Ro ...
-
旧锦新样 | 扬之水:芳香静燃的时间
编者按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物质史.文化史的兴起,香料.香具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扬之水这篇文章,虽是十几年前的旧文,但对于当时市场上有限的香史器物著作,做了巧撷妙缀.文章起手.转承,也有可 ...
-
旧锦新样 | 杨立华:穿越告子的丛林
编者按 <孟子>一书,既是"四书"经典,更因记载大量论辩情景,而成为现代辩论者津津乐道与学习揣摩的资料.但是杨立华提醒读者,在孟子那些看起来已是诡辩的话术中,有的是将思 ...
-
旧锦新样| 胡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编者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校园的一道风景线是很多研究生都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而不再是"先生".胡成针对这一现象有感而发,虽是二十余年前的旧作, ...
-
旧锦新样 | 陈来:默然而观冯友兰
编者按 作为及门弟子,陈来曾有很多亲炙冯友兰的经历.他从冯友兰新旧"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入手,讲述"旧学"益 ...
-
旧锦新样 | 江弱水:五十年后才有人读,一百年后才有人懂的鲁迅作品
编者按 在鲁迅作品中,<故事新编>一直让评论者为难,因为没法给它准确地定位,甚至太显"油滑".但如果换个视角,从当代思想的角度观察,这些涉笔成趣的文本,触及了当今一些最 ...
-
旧锦新样 | 高山杉:《师门杂忆》读后余话
编者按 美国哲学家马尔康姆回忆其师维特根斯坦的<师门杂忆>(汉译本名为<回忆维特根斯坦>),在中文世界曾经影响很大.高山杉结合别人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回忆文章,重读此书,边读边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