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锦新样 | 江弱水:五十年后才有人读,一百年后才有人懂的鲁迅作品
相关推荐
-
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背后的故事
2 0 2 0 O L D F L I M HUAI JIU YING YUAN 怀旧书吧 -具有年代感的好书推荐- 书评人 李永斌 欢丨迎丨光丨临 <故事新编> "神话,传说及 ...
-
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主旋律影视剧拍得越来越好看了?
全媒派20小时前 关注 <觉醒年代>也是主旋律影视剧的一次觉醒.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yuri,36氪经授权发布. ...
-
夏天墨吟编后语
历史故事新编-编后语 夏天墨吟编后语 图:历史故事新编 2011年3月,我们在聊天时商量要合作编写历史故事,拟定了两个选题:一是古代著名战例,二是历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并适当兼顾其他.每写一篇, ...
-
张蕴艳 | 《故事新编》手稿的时间意识及对记忆研究的启示——以《铸剑》为中心的探讨
和上述侧重对文本的研究相对的,现有的研究也有不少是从鲁迅创作心态或文化心理着眼的.体现在一方面,侧重对鲁迅在文化价值上"破"的意图的阐释.如日本学者丸尾常喜认为<铸剑> ...
-
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理水>和<非攻>在进行社会批判的同时,着重地写了两个正面人物.夏禹治水和墨子非攻在中国古史上都有记载.相传夏禹婚后第四天就出去治水,在外八年(一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 ...
-
杨争光:与世界对话的方式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对于杨争光,大家最熟知的除了小说之外,还是他参与编剧的<水浒>等电影电视剧.对此,杨争光解释说,他经常会被朋友们"可惜"--可惜,不写诗写小说去了:可惜,不写小说写电影 ...
-
鲁迅写大禹:历史?神话?还是科幻? | 凤梨·早茶夜读248
248丨理水 凤梨金句 如果鲁迅写这篇作品就是为了挟私报复,羞辱顾颉刚,那实在不值得浪费大家的时间来读,鲁迅这篇小说,在今天看来更为有趣的,还在于它或有意或无意着染的科幻色彩 鲁迅写大禹:历史?神话? ...
-
当代文坛 | 张洁宇 | 花腔写历史 故事又新编——读李洱《花腔》,兼谈鲁迅与瞿秋白
● 摘 要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鲁迅<故事新编>"油滑"的美学特色,不仅消解了历史人物的神圣光环,也挑战了读者对叙述的盲信,破除了对所谓 ...
-
旧锦新样 | 黄裳:读书生活杂忆
编者按 黄裳是访书.读书.藏书的大家.他的阅读与人生经历,在二十世纪中国极有代表性,值得今人重温与了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推送这篇80年代的旧作,以飨读者. 读书生活 ...
-
旧锦新样 | 汪曾祺:沈从文的寂寞
编者按 沈从文和汪曾祺的师生缘分,是文坛一段佳话.在20世纪80年代初,沈从文不再寂寞,其小说也开始重新走进人们视线中的时候,汪曾祺即撰有这篇长文,从正面评价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在他看来,"沈 ...
-
旧锦新样 | 唐际根:考古学证史倾向民族主义
编者按 鲁惟一.夏含夷主编的<剑桥中国上古史>出版于一九九九年,代表了中国境外学者研究中国上古史在当年的顶尖水平.书中"商代考古"的一章,由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贝格雷(Ro ...
-
旧锦新样 | 扬之水:芳香静燃的时间
编者按 中国的香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物质史.文化史的兴起,香料.香具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扬之水这篇文章,虽是十几年前的旧文,但对于当时市场上有限的香史器物著作,做了巧撷妙缀.文章起手.转承,也有可 ...
-
旧锦新样 | 永宁:红袖香添
编者按 中国的男性文人们非常喜爱"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象,这种男性中心主义的想象方式,今天看来难免有点可笑:但同样有意思的是,世人大概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 ...
-
旧锦新样 | 杨立华:穿越告子的丛林
编者按 <孟子>一书,既是"四书"经典,更因记载大量论辩情景,而成为现代辩论者津津乐道与学习揣摩的资料.但是杨立华提醒读者,在孟子那些看起来已是诡辩的话术中,有的是将思 ...
-
旧锦新样| 胡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编者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校园的一道风景线是很多研究生都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而不再是"先生".胡成针对这一现象有感而发,虽是二十余年前的旧作, ...
-
旧锦新样 | 陈来:默然而观冯友兰
编者按 作为及门弟子,陈来曾有很多亲炙冯友兰的经历.他从冯友兰新旧"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入手,讲述"旧学"益 ...
-
旧锦新样 | 高山杉:《师门杂忆》读后余话
编者按 美国哲学家马尔康姆回忆其师维特根斯坦的<师门杂忆>(汉译本名为<回忆维特根斯坦>),在中文世界曾经影响很大.高山杉结合别人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回忆文章,重读此书,边读边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