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50:虞师晋师灭夏阳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wèi)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yú)、(guó)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1、夏阳:虢国的边邑,靠近虞国,今山西平陆北; 2、虞:也称北虞,始封君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仲雍的曾孙虞仲(排行第二,受封于虞,故曰虞仲),前655年,为晋所灭; 3、主:主谋,首恶; 4、虢:指北虢,今山西平陆和河南陕县一带。

[译文]不是国都而说灭,是看重夏阳。虞国没有出兵,《春秋》却称作“师”,为什么呢?因为在晋国出兵前,虞国就把夏阳推入了死地,不可以不说师。为什么说它在晋国出兵前就把夏阳推入了死地呢?灭夏阳是它为主的。夏阳,是虞、虢交界处虢国的一个要塞。夏阳一失,虞、虢两国都可占领了。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产之乘(shèng)、垂棘(jí)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

1、晋献公:名诡诸,晋武公之子,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前677年继位,公元前651年薨; 2、荀息:晋国大夫; 3、屈:晋地名,今山西吉县北,产良马; 4、垂棘:晋地名,今山西潞城北,产美玉。

[译文]说虞国是夏阳灭亡的主要因素,为什么呢?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荀息说:“君主为什么不用北屈出产的马,垂棘出产的璧,向虞国借路呢?”献公说:“这是晋的国宝,如果受了我的礼物而不借路给我,那又该怎么办?”

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jiù),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

1、中府:宫中的府库; 2、外府:宫外的府库; 3、宫之奇:虞国大夫。

[译文]荀息说:“这就是小国为什么要事俸大国的原因了。它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受了我们的礼而借路给我们,那就是我们从中府的库藏里拿出来,而藏在外面的库藏里,从宫中的马房里牵出来,而放在外面的马房里。”献公说:“宫之奇在,一定不让的。”

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心而懦(nuò),又少(shào)长( zhǎng)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 qiǎng)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fú)玩好(hào)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 zhì)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1、达:通达,明彻; 2、玩好:喜爱的供玩赏的东西; 3、 知:通“智”。

[译文]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心里明白,可是怯懦,又从小和国君一起长大。心里明白,话就说得简短,怯懦就不能拚命谏阻,从小和国君一起长大,虞君就不重视他。再加上珍玩心爱的东西就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在一个国家灭亡之后,这一点要有中等智力以上的人才能考虑到。臣料想虞君是中等智力以下的人。”

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

[译文]献公就向虞国借路以征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隆重,一定对虞国没有好处。”虞公不听,就接受了晋国的礼物而借路给晋国。

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yú)!”(qiè)其妻、子以奔。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 zhǎng)矣。”

1、挈:带领; 2、曹:姬姓、伯爵,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都陶丘(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 3、五年:指鲁僖公5年,公元前655年; 4、马齿加长:马的牙齿增加了,马的牙齿数量标志着马的年龄。

[译文]宫之奇又谏道:“俗语说:'唇亡齿寒。’岂不就说的这件事吗!”他带领自己的老婆孩子投奔到了曹国。晋献公灭了虢国,鲁僖公五年占领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捧着璧,走上前来说:“璧还是这样,而马的牙齿增加了。”

《虞师晋师灭夏阳》全文:

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wèi)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yú)、虢(guó)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shèng)、垂棘(jí)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

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jiù),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

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nuò),又少(shào)长( zhǎng)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 qiǎng)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fú)玩好(hào)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 zhì)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yú)!”挈(qiè)其妻、子以奔曹。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 zhǎng)矣。”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虞师晋师灭夏阳:全篇总是写虞师主灭夏阳,笔端清婉,迅快无比。中间玩好在耳目之前一段,尤异样出色。祸患之成,往往堕此,古今所同慨也。

(0)

相关推荐

  •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

    虞国地处晋国和虢国之间.晋国要去攻打虢国,欲向虞国借路通过,担心虞国不会答应. 晋国的臣子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说:"你如果肯把那块垂棘的玉石和那匹待产的马送给虞国国君,向他借路,他一定会答应的. ...

  • 成语故事:唇亡齿寒

    [时间]公元前658年.公元前655年 [地点]晋国.虞国 [人物]荀息,晋国老臣,足智多谋 晋献公,晋国君主,爱好打仗扩展土地 虞公,虞国君主,贪婪愚蠢 宫之奇,虞国大夫,足智多谋,忠心耿耿 [故事 ...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僖公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 ◇安葬哀姜 ◇晋假虞伐虢,灭下阳 ◇江.黄臣服,齐桓公会诸侯盟于贯 ◇虢公败狄于桑田,卜偃曰虢必亡 ◇楚国伐郑,囚聃伯 [涉及人物] ◇鲁僖公.哀姜.齐桓公.宋桓公.晋献公.荀息 ...

  • 古文观止:虞师晋师灭夏阳

    [作者小传] 本篇节选自<春秋穀梁传>.<穀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它的作者,<汉书·艺文志>班固自注署为鲁人穀梁子:唐杨士勋说他名俶,字元始,一名赤 ...

  • 古文观止16:展喜犒师

    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 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zhǐ),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 1.鄙:边境: 2.犒:慰劳,用牛羊宴饷军士: ...

  • 《古文观止》展喜犒师(左传)

    [作品介绍] <展喜犒师>记录了展喜成功地说服了攻打鲁国的齐国退兵的一次出色外交活动.齐大鲁小,齐强鲁弱,因此,齐国总想侵略鲁国.这次齐孝公本来是想要进攻鲁国的.但展喜的一番话,有理有据, ...

  • 《古文观止》蹇叔哭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作品介绍] <蹇叔哭师>记叙了秦国老臣蹇叔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一篇哭谏."先知"是没有的:而充满睿智并富有经验者,往往被人们 为是"先知". ...

  • 古文观止·50讲|《沧浪亭记》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古文观止-50-沧浪亭记(上).mp322:14 来自严鼎中学语文 音频 | 严鼎 文稿 | 严鼎 沧浪亭记 ​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 ...

  • 古文观止18:蹇叔哭师

    杞(qǐ)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qián)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jiǎn)叔. 1.使:派人: 2.管:钥匙: 3.潜师:暗中发兵: 4.访:询 ...

  • 古文观止17: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1.晋候:指晋文公.秦伯:指秦穆公 ...

  • 古文观止7:季梁谏追楚师

    楚武王侵随,使薳(wěi)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shào)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 1.成:讲和: 2.瑕:随国地名,今湖北随县境内: 3.少师: ...

  • 【歪读《古文观止》】季梁谏追楚师

    <季梁谏追楚师>看着特别刺激,一种阴谋被识破的满足畅快感. "随国"虽小,却很不一般!随国现处于让人敏感的湖北省随州市.周王朝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