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苏24 民生凋敝 苏轼的愧与伤

(0)

相关推荐

  • 东坡故事67:宴罢新太守,亲自指挥捕蝗,对新法大为不满

    时值1074年的中秋节,杨绘正式到任杭州.十七日,天竺山有人送来桂花,苏轼借花献佛分赠杨绘,并赋诗一首. 太守初来乍到,作为副手的苏轼自然免不了为他接风洗尘.席上觥筹交错,名妓作陪,自是畅快非凡.感性 ...

  • 文同:墨竹大师,清贫太守

    文同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与画家. 他的诗与梅尧臣反映民间疾苦同一机杼. 如<早晴至报恩山寺>中的"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晚至村家>的"深 ...

  •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月表达了什么之?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于熙宁八年冬,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仕途的低谷.由于不满王安石变法,他自请外调,在密州任地方官.苏轼词的豪放风格正是在密州上任的时期正式形成的.苏轼对<江城子·密州出 ...

  •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筼筜谷 宋代:苏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筼筜谷是地名,在洋县城西北十里.筼筜,这两个字不太常见,不认识也正常,我也是问度娘才知道,念(yúndāng), ...

  • 圃苏10 借古讽今 苏轼命运的型格​

    圃苏10 借古讽今 苏轼命运的型格 前文讲过,苏轼一生命运的底稿,其实都来源于他那颗非常乐于为民请命.经世济民的赤子之心,而在密州,苦于来自朝廷的拆台式政策,苏轼对于密州的治理陷入重重困境. 困苦之中 ...

  • 圃苏03 苏轼属于治世之能臣吗?

    圃苏03 苏轼属于治世之能臣吗? 上文讲到,苏轼在前往密州途中所填<沁园春>,被后世元好问鉴为伪作. 关于本词,先要指出苏轼用典的失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quo ...

  • 圃苏04 莫言的家乡 苏轼眼前的烂摊子

    圃苏04 莫言的家乡 苏轼眼前的烂摊子 熙宁七年(1074)十二月初,苏轼终于到了密州. 这一年秋末(九月)离开杭州,其间过湖州.苏州.润州(镇江).海州(连云港),从秋天走到了冬天,从山水如画的江南 ...

  •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圃苏08 苏轼文化标签的底稿@密州 熙宁变法中,负责新法制定与落实的机构是司农寺,大概相当于现在发改委的功能.在一个励新图治的时代,一切与改革有关的机构都是意气风发的,意气风发的潜台词就是权力释放,再 ...

  •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圃苏11 断荤吃素 修庙建亭 苏轼三近山神 熙宁八年(1075)四月,密州旱情不减,苏轼决定赴密州城南二十里的常山向山神祈雨. 看过之前<近苏篇>第六节<史上最霸气求雨仪式编导苏轼& ...

  • 圃苏13 病中苏轼 向啰嗦派掌门人白居易致敬

    圃苏13 病中苏轼 向啰嗦派掌门人白居易致敬 转眼到了熙宁九年(1076),密州再次遭遇旱灾,五月,苏轼第三次赴常山祈雨,但这回不像之前两次那么灵验了,直到秋天,密州仍然迟迟不降雨水,灾情日趋严重. ...

  • 圃苏15 密州之苦:苏轼的自我开解​

    圃苏15 密州之苦:苏轼的自我开解 上文说到,苏轼写了这些密州当地的情况,只为了告诉送茶叶给他的好友: "你以为我在这里还像在杭州时一样过得考究精致吗?老友你错喽. 我把这诗寄还给你,实在感 ...

  • 圃苏16 穷困潦倒还是与民同乐?中年苏轼的枸杞养生缘

    圃苏16  中年苏轼的枸杞养生缘 王安石施行新法,在后世看来,无论以何样角度,或者对于帝国命运.历史命脉的影响来看,都不能算是成功的,但或许有一点,倒真是与时俱进了. 这里的"时" ...

  • ​圃苏19 苏轼的神迹:一词阅尽天下月 李杜王白月黯然

    圃苏19 苏轼的神迹:一词阅尽天下月 李杜王白月黯然 如今诸城市内的超然台景区,其实是十几年前重建的,半个多世纪前,诸城解放后不久,诸城古城墙被拆除,古超然城未能幸免. 今天,当年被苏轼在文章中描绘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