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油赤酱!南京的大肉面可真莱斯

汤中品咸淡,面外知生熟。南京人好吃面条,大家似乎对这种面制食物有着特殊的情感。

热气升腾的面馆里到处是他们的身影,只需一碗大肉面,就能在舌尖奏起交响乐,抚平那颗躁动的心。

南京人就好这一口,大口嗦面的场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氤氲出生活的美好。

寒冬的夜晚,一碗热气腾腾的大肉面,让多少在外闯荡的游子,起了归家的念想。

大肉与面条组成的“黄金CP”能塞满所有空空的胃。呷一口热汤,仿佛灵魂都得到慰藉。

大块酥肉和洁白面条的组合苏州也有,不过和南京的不是一个概念。

单是颜色上就能明显区分,苏州焖肉面是白肉面,而南京大肉面就粗犷红亮得多。

苏州的也好,南京的也罢,肉与面的激烈碰撞,总能在味蕾上绽放。

什么软烂鲜香、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一股脑的全搬出来,也不如吃上一口来得真切。

一碗敦实喷香的面条,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在大肉面跟前,南京人大可不必讲究大口咬、埋头吃,吃的就是一个酣畅淋漓,吃的就叫一个“快意恩仇”

当然,此时体重是真正的大敌。

现在人说话,都喜欢扯点“情怀”。老南京念旧,舍不得传统,吃来吃去还是那几家。

一碗面条能有多少情怀呢?那还得看有多少人惦记,承不承得起这份情怀,味道说了算。

南京人对大肉面的要求不低,肉得大、汤得鲜、面条还不能坨。

大肉面,肉得是灵魂。先甭管味道,那是后话,体格上自然是越大越好。XXXXXL的大肉总能在XXL的肉中轻易杀出重围。

至于味道口感,那可真是千人千味了。肥多瘦少、瘦多肥少、软烂、有嚼头……全凭个人喜好。

面条林立的南京,熬制老卤的水平尤为关键,多一分咸鲜,少一分寡淡,这决定了店家所处的高度。

“酱油水”怕是不行,南京大肉面老卤自成一派,咸中带甜还透着鲜,那才是好。

在南京,犒劳自己的五脏庙是件了不得的事情。老饕们为了这块大肉,多走几步也无妨。

双桥门28号的小龙大肉面馆名气就很大,称得上南京面馆中的老网红。

小龙有出了名的厚切大肉、瘦肉偏多,2cm的厚度用筷子都很难夹起来。分量大确实过瘾,不过胃口小的人吃多了腻

小龙大肉面隔壁有家小吴面馆,大肉分量就很体贴了,口味的把控也很不错。

大肉面是老卤面爱好者越不过的一道坎,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

好吃的大肉面店家也太多了,中华路的无名老卤面,尧化街道的金闰发面馆,雨花台的小时面馆,三牌楼的刘记,延龄巷的君友……

还有什么狗耳巷大肉面,曾记路子铺大肉面,各家店铺尽显神通,平分南京大肉面的半边天。

锅气在温暖的灯光下升腾起伏,面的热气一下糊住了眼镜。

无论何时,走进从早开到晚的面馆,畅快huai面、甩放辣油,顷刻间身心便能得到满足。

huai面条当然得大口才过瘾,小口吃大肉的人有,却是不常见的。南京大萝卜们吃面不会在意形象。

打了领带的小杆子,化了妆的潘西,搬两个凳子凑成一桌,挽起袖子埋头就huai。

大肉层次分明,三层五花,肉层之间,油汁溢出。浓油赤酱涂抹,为平稳的生活增添颜色。

老食客们日积月累,分分钟就能选上一家馆子,在口味的把控上他们不会出错。

只需一人,一双筷子,小小一碗面条,一个活色生香的理想国便构建出来。

生活的起伏波折,统统抛到脑后,眼睛直勾勾盯着面条,紧接着就是一场风卷残云……

畅快之后,很是尽兴,拍拍肚子转身潇洒离开,生活的滋味在这一刻变得浓郁。

豁达朴实的大萝卜们其实很容易满足,能有片刻闲暇专心对付一碗大肉面,这就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