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如此之久引人注目的思想者

(0)

相关推荐

  • (好句子)读书笔记

    积累好句子并加工完善.不断挖掘有用的知识. 1.____做笔记很费时间,却一直勤于此道.____读书笔记几乎未曾间断.____通常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一本书,____不仅读一遍两遍 ...

  • 本雅明的15句忠告,找回失落已久的判断力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思维本来是人面对实事进行判断的活动,而在现代社会,由于追求效率和速度的缘故,人们往往不是研读该对象本身,而是凭借一些类似法则或他人经验而来进行断言.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 ...

  • 迈克尔·凯思:瓦尔特·本雅明,都市研究,与城市生活的叙事 | 西东合集

    陈永国 译 但要堕入真正的精神的底层,不再有什么夜里下降和上升的问题(那是白天吗?),对我来说意味着走老路回到两个面具的剧院,而它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馆了.(布勒东,1960) 引言 在试图讲述人们如何尝 ...

  • 汪民安: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 | 西东合集

    本雅明是二十世纪最为独特的文人之一.他的特征如此之突出,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类似的形象.他既无可替代,也难以模仿.他去世已经75年了,可是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通常,面对一个重要的 ...

  • 瓦尔特·本雅明: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 西东合集

    田延 译 在当今的戏剧中,关于舞台表演的论争焦点要比关于剧本的论争焦点更为明确.这关系到把乐池填平.这条深渊--它把演员和观众分离开,就像把死人和活人分离开一样:它的静默增强了戏剧中的神圣:它的鸣响渲 ...

  • 瓦尔特·本雅明:哲学历史论纲 | 西东合集

    张旭东 译 译按:这篇<历史哲学论纲>是本雅明逝世前最后一篇作品,作于1940年初(本雅明于1940年9月26日服毒自杀),写作的一个直接引发事件是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 ...

  • 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

    张耀平 译 一 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已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说列斯科夫是讲故事的人并不意味着把他拉近, ...

  • 明 陆治《久安大吉图》 精品

    明 陆治<久安大吉图>立轴(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明 陆治 <久安大吉图> 立轴,绢本设色,189.4×81.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站在“机械复制”之“后”的思考 —从瓦尔特•本雅明的摄影观念谈起

    原作者: 张 楚 翔 内容提要: 针对当前中国摄影界有关"摄影本体的特性"."摄影影像的真实性"以及"摄影的话语权"等热点问题的讨论.用70 ...

  • 瓦尔特·本雅明:明信片中的一生

    --本雅明逝世75周年纪念 伦敦<艺术报>整理 中译:王立秋 本文译自伦敦<艺术报>为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所整理刊发的文章,选自Verso出版社为纪念而发行的<瓦尔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