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当户对”到“原生家庭” 幸福结婚的标准到底应该看什么?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关于结婚对象性格要不要互补的话题,起因是因为有人提问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个道理放在结婚这件事儿上,会不会也变成这样?性格相同的人生活在一起反而会相互排斥,就此网友对此展开了五花八门、各有道理的讨论……

应该性格互补:

大部分相似、少部分互补:

三观比互补重要:

清醒一点,对自己好最重要:

那么在结婚这件事儿上到底需不需要性格互补?蜗小妹觉得还是很有需要的。家理律所曾对北京法院2016年一审结案的1860份离婚判决进行分析,发现排名第一位的离婚原因就是性格不合。性格不合,看似是一个笼统、模糊的概念,但是它却可以演化成婚姻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源头。

最近家理所里就接待了一个由于家庭环境不同、文化差异导致的离婚咨询。来咨询的是一位60多岁老太太。老太太原来是某大学的教授,一看就是出自书香门第。她和再婚丈夫是通过相亲网认识的,聊了一阵子觉得人不错就“面基”了,随后就结婚了,结婚时两人也就认识不过一年。

原本是一段浪漫的“夕阳红”恋情,但是来所里咨询的时候,老太太却说俩人三观实在不合、过不到一块去,老头儿跟她简直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自己特别后悔这么草率地结了婚,现在只想赶快结束这段关系。

据老太太讲:她再婚丈夫的知识水平没有她高,之前没觉得有什么,可是真正生活在一起了、日常接触多了,一来二去的老太太就有了抱怨,“他平时说话很粗鲁、而且嗓门还大,一吵架就经常指着我满口脏话”。

可通过我们的了解,老头儿却坚持认为自己没毛病!表示婚前他就是个粗人,大半辈子都走过来了,凭什么要为了老太太的几句话而改变?再说了,婚前自己也并没有隐瞒,是老太太没有了解清楚自己,现在既已结了婚就不同意离婚。

LOOK,性格不合这件事儿明显跟年龄无关、与什么性格定性也是没关系的!

虽然最终在家理律师的帮助下,这对老夫妻平复了情绪,并顺利解除了婚姻关系。但由此也可看出“性格不合”对一段婚姻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三观、性格不合的问题,无关于性别、年龄,其根本原因在其原生家庭、生活环境产生所产生的持续影响。

原生家庭作为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一个社会概念,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原生家庭的家庭气氛、传统习惯、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对其日后在自己家庭中的表现有所影响和映射。

而这其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就不得不说到两个影视角色“樊胜美”和“苏明玉”了,虽然是两个影视角色,却鲜明的刻画了原生家庭对于个体的影响。

樊胜美,从小生活在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阴影下,母亲长期压榨女儿补贴儿子,她没有反抗却选择妥协。就像剧中樊胜美所说“一个人的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生活中她受家庭影响最深的是缺乏自信,总希望通过依赖别人来改变自己和自己家庭的情况。这一点与其母亲不断榨干她,通过樊胜美来改变家人生活如出一辙。

苏明玉,从小生长在不幸福的原生家庭当中,因为缺少亲情之爱,对其以后的自我成长和性格性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度让其缺少安全感,甚至在内心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她的原生家庭里,母亲的强势与霸道,父亲因为懦弱无能,从而让其在既得不到温暖的母爱情况下,又因为无法获得来自父亲的庇护而深感无助和心寒。

如果我们将原生家庭中的父亲这一角色作为比照对象,以恋爱对象的选择类型为例:如果孩子从小生活在充满父亲、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那么如果是女孩,她在将来就会偏向性的选择与父亲类似的男性成为另一半;如果孩子是男孩,会潜意识的模仿父亲的行为处事和生活态度,在恋爱和日常生活中会更加积极开朗、泰然处之。

相反,如果儿时因父亲工作忙碌、导致对孩子关注减少,女孩在恋爱中会偏向寻找能够时刻陪伴自己的男性作为另一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会以陪伴来衡量感情中的安全感;而男孩一方面可能会在日后生活中重复父亲这种情况,另一方面也会在更加依赖自己的另一半、要求对方对自己关注度更高。

作为原生家庭的重要组成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这两个角色传递出的生活态度、家庭氛围都会在下一代的性格、行为中有所体现。

具体到婚姻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潜意识的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中学到的一些行为。

如“丈夫的父母日常生活中就经常争吵不断,这位丈夫不会认为这种行为有问题。相反,他会认为夫妻间的争吵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那有夫妻过日子不拌嘴”。同理,如果主角换成妻子,那么这位妻子会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习惯性的因为各种事情与丈夫争论,因为这是她早已习惯的、家庭沟通、解决问题方式。

当我们在婚姻中将不同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带到自己的家庭中,这时候如果双方之前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性格差异巨大,就会产生摩擦和争执,从而导致后续一系列的矛盾产生。

↓看这里↓

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了解原生家庭?蜗小妹觉得可以多关注以下几点。毕竟很多性格问题你不跟他生活在一起你是无从知道的,婚前了解是经验,婚后再了解那就是教训了!

未婚人群:

①   留心对方父母的家庭氛围和相处模式,这是影响对方性格最根本的一点!

②   留心对方、对方父母在生活中有没有使用暴力行为的情况。多数家暴婚姻的问题根源在其上一代中就有所体现。

③   留心对方的家族是否有精神病史,这是对自己以及下一代的有效保护。

④   婚前做好婚前协议,合理、合法有效的保护自己的财产和权益。

已婚人群:

①    在婚内遇到矛盾的时候,可寻求婚内协议来化解,具体婚内协议可以约定那些可以咨询家理律师“对症下药”。

②    通过家理律师+情感咨询师了解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明确婚姻死亡和婚姻危机之间的区别,再作出正确选择。

③    注意自己的行为,不用将自己的原生家庭问题给下一代做错误师范。

④    理智看待双方在家庭文化、家庭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求同存异!

如果您对本文章中提及的婚姻家事问题有疑问,或者您也有婚姻家事问题需要咨询,请您扫码添加蜗小妹微信,我们会随时随地为您提供解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