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过如此隆重的回亲酒吗?

      回   亲 

                                                    刘述涛

回亲酒,又叫联谊酒。是围绕着两个家族联姻之后最重要的一顿联谊酒。回亲与回门正好反过来,回门,是新女婿跟着老婆回女方的家里。回亲,则是女方的一众至亲跟着新女婿来到男方的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虽然女方嫁到了男方家里,但对于女方家族中的一些人来说,还是没什么深刻的印象,还是比较陌生的。而回亲酒,正好是一次近距离的走近新女婿家里,了解女婿家庭的一次机会。

从大年初二开始,新女婿就在女方的那些叔叔伯伯,舅舅小姨家里,好吃好喝,人人都把他当最尊贵的客人迎来送往。现在吃也吃完了,玩也玩好了,也就要送他回家了。自然,男方也要借此机会感谢女方亲朋好友在这些日子里对自家儿子的热情款待,并要将这些点点滴滴的情意,也展现在回亲的酒席之中。

新女婿送回去,这个送,就更得讲究,要去的一定是代表了家族的三代人——爷爷、儿子、孙子。意味着女方家庭的枝繁叶茂,也寄托了女方家族对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也希望女方到了男方,也是子子孙孙,延绵不息。相信,在中国所有的家庭之中,绝种绝代那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农耕时代,那更是无法想像。一般的家庭为了能够延续香火,不绝种绝代,中国人的方法就是过继,从自己家族叔伯中挑选一个孩子,过到自己的门下继承香火,这也就叫做一门永不灭,一门永不绝。这自然是题外话。

要去往男方家庭的人,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一个个仪表堂堂,为人处事大方得体,而且是家族里面事业有成,德高望重的人。这一行人,行走在路上,他人一看,就能够感觉出女方家族的人丁兴旺,福寿绵长,事业有成。

在鞭炮声中,男方一众迎客之人,按照长幼有序早已经沿路站好,一见到女方的客人,马上双手作揖,一声声“请,您请”的将女方客人迎进家门。厨房里早就准备好了一碗一碗的肉蒸蛋,等到客人们坐下,就一碗一碗端到客人面前,让客人们吃了这碗精选的上等精肉与鸡蛋蒸在一起的点心。老礼是有吃有余,吃一个鸡蛋,留一个。现在新事新办,又考虑到卫生,所以都会让一让,就将一碗点心吃个干净。

吃完茶点,人们散坐,聊聊天,说说事。一个县说来说去,并不大。虽说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先从了解开始。虽然两个家庭交上了亲戚,男方钻了女方的狗袋眼。但亲近的还是两个家庭,家族之中别的亲朋至友,更多的还是通过这次的回亲酒,来了解对方家族的一些情况。

回亲酒的一席客,肯定是叫爷爷辈份的人,然后去的孙辈,也许就是一个半大的小孩子。这半大的小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父母已经交待了今天这顿酒的重要性,要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站有站相。虽是小孩子,但日子不同,坐了席位,就得尊重。不管小孩子喝不喝酒,斟酒的时候,都得一一问过,不倒酒,茶也要一一续上,下数不能少。

回亲的酒席,比娶亲的酒席还更好。最讲究的是“三点水”,同宫廷宴席有得一比。然后稍逊一筹,也会是“四方八”,最不济,也是十几个热盘,十几个冷盘,还有水果点心等。至于酒宴的程序,总体是差不多。什么一样菜一盅酒,又或是一碗酒到肉,两碗酒到舵,敬酒不算,圆盅圆盅,满满咚咚。一桌酒席,尽显遂川人的热情,遂川人的好客,遂川人的酒文化。你来我往,我敬你喝,你敬我喝,酒在桌子上挥洒,情意在桌子上流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男方家族里面的人,在敬酒之中,话语话外都会善意的告之女方家族的人,不用担心,都知道要把一个女儿养得这么大很不容易,忽然嫁到男方家来做媳妇,为男方家做牛做马,生子育人。但男方家不是死绝良心的人,懂得上下高低,懂得心有敬畏,一定会把你的女儿当成自己的女儿。

这一顿酒,充分建立起了两个家族深厚的感情,两个家族从此之后,就因联姻而紧紧的联合在了一起。亲家之间,还有什么可哇的?古代帝王通过联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联姻讲和,缔结联盟。而普通的老百姓,通过联姻,让本是陌生人的两个家族,有了亲人般的感觉,在大街上看到了,会打上一声招呼,说上几句话。

遂川县又不大,一说起来,都是藤搞藤的亲戚。这都是因为家族中联姻的结果。从此,走在大街,遇上某个谁,一说起来,就是拐弯抹角的亲戚,自然,就亲近了许多。那顿回亲建立起来两个家族之间的联谊酒,仍在彼此的心头之间激荡,一直要等到几百年后,才估计没有人再次提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