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吃肉的食肉目动物-眼镜熊

眼镜熊 又称安第斯熊,是现今分布于南美洲的唯一的一种熊科动物。因为眼睛周围有一对像眼镜一样的圈,故而被称为眼镜熊。它们生性温和,偏爱植食。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熊科 Ursidae

属:眼镜熊属 Tremarctos

种:眼镜熊 T. ornatus

眼镜熊头体长120-200厘米;肩高60-90厘米;尾长7厘米。

雄性重量:100-175公斤;

雌性重量:60-80公斤。

眼镜熊与人类的比例参考

眼镜熊具有黑色的体毛,脸部和前胸部为白色。眼睛周围有一对像眼镜一样的白圈,每只眼镜熊的白色花纹都不大一样,且不一定左右对称,有的白色范围很大,从眼睛周围延伸到喉部与胸口,有些个体则范围很小或不明显。

眼镜熊不同的面部花纹

眼镜熊的嗅觉极其灵敏。当一棵树上结满成熟的果实时,它们可以远处就可以感知到。另外,它们的听力中等,视力较弱。

眼镜熊的头骨

眼镜熊是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动物,相对于自身尺寸它们拥有最大的颧骨下颌肌肉。这并非巧合,这两个物种都是已知的大量消耗坚韧的,纤维性植物的动物。

眼镜熊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和西部,少量生存在巴拿马东部。它们的范围包括委内瑞拉西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西部和阿根廷。

该物种几乎完全居住在安第斯山脉,近500年,眼镜熊分布在各种地形,它在各种各样的栖息地和高度的范围内发现,包括雨林、高海拔草原、干燥森林和灌丛沙漠。眼镜熊的最佳栖息地是很潮湿的山地森林(500-1000米海拔)。

多雨的森林有更多的食物种类有可以支持熊的生活,它们偶尔会出现在高度低至250米的地方,眼镜熊的活动海拔最高可超过5000米。

眼镜熊在安第斯云雾林眼镜熊可以在白天和夜间活动,在干燥沙漠环境,它们为夜间活动,白天躲在植被下休息。

眼镜熊是习惯树栖的熊类,具有高超的攀爬能力,可以爬到安第斯山脉最高树木的顶端,它们经常在树冠搭建一个平台,可以躲避危险,也能在此休息和储存食物。眼镜熊是独居动物,是为了避免竞争。它们没有领地意识,在食物丰富时会集小群活动觅食。

眼镜熊是杂食性动物,比其他的熊科动物更具植食性,植物约占其食谱的95%,最常见的食物包括仙人掌,凤梨科植物,多种水果,以及棕榈树叶(它们还将剥开树皮吃有营养的第二层)。

眼镜熊虽然很少食肉,但是它们仍然是强大的猎手,能够捕食成年的鹿、美洲驼、家牛、马甚至貘等大型动物,也会吃兔、鼠、其他啮齿动物、鸟类和腐肉。

常年居住在靠近人类生活区域的眼镜熊,会进食农作物,并且逐渐将牛和其他家畜作为主要食物,植食的比例大大的减小。也因此遭到当地的农民的捕杀。

眼镜熊性情温顺,行动隐秘,遇到人类后会主动躲避。到目前为止,只有一起报道记录了眼镜熊杀死人类,事发原因是遭受枪伤的眼镜熊猛烈反击导致这个人死亡。

成年眼镜熊在自然界没有天敌,目前它们面临的唯一威胁是人类,幼崽的天敌是美洲豹。

野生眼镜熊几乎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交配,通常高峰在四月和六月(根据纬度的不同,时间会有差异。),此时是雨季开始,水果成熟的高峰期。在交配期,雌雄会一起生活一到两周,在此期间,它们将交配多次。求偶过程是类似游戏和非攻击性的战斗。

眼镜熊没有冬眠的习性,它们会选择洞穴进行繁殖。

雌性孕期5.5至8.5个月,每次会生下1-3个熊仔,幼仔刚出生的时候只有300-360克重。它们的眼睛在42天左右睁开,等长到3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跟随母熊外出。哺乳期约1年,之后它们会跟随母亲再生活1年左右,之后就会离开独自生活。

眼镜熊4-7岁时达到繁殖成熟期,雌性通常在5岁时第一次生育。圈养状态下的眼镜熊寿命大约有20-25岁,最长的记录是39岁。

眼镜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

它们的面临的主要威胁是:

  • 自19世纪开始的战利品狩猎,在当时是很受欢迎的特权阶级的娱乐活动,贵族们将猎杀的眼镜熊用来炫耀,显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近年来,这些威胁已经减少,但是仍然有庄园主饲养捕来的眼镜熊,供射杀消遣。

  • 因宗教迷信,很多地区流传着眼镜熊与失踪妇女儿童有关,他们捕杀眼镜熊后进行祭拜,取出身上的器官售卖或制药。

  • 大规模的盗猎,将被捕的眼镜熊卖给庄园主、马戏团或“医生”

  • 栖息地丧失,伐木和耕作大幅缩减安第斯云雾林,眼镜熊原始栖息地和天然食物来源随之短缺,繁殖率在不断的下降。一些眼镜熊会迁移到靠近人类的地区,以农作物牲畜为食,这又导致了人熊冲突,难逃被猎杀的厄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