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皮肤病验案4则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篇第301条,其文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方为少阴病兼表证而设,治疗太少两感症,功效卓著。笔者秉承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将其灵活运用于皮肤病的治疗中,收效颇好。

麻黄附子细辛汤原方为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辛热,温肾助阳,为臣药。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但见一症,便可用其方,不必诸症悉俱。根据这个理论基础,后人将其灵活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笔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一些顽固性皮肤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举例如下。

病案举例

湿疹

患者,李某,男,26岁,2013年6月1日初诊,患者头面部起密集丘疱疹,有大量渗出,伴瘙痒,易腹胀,眠可,舌暗,苔白厚腻,脉沉。辨证属脾虚湿蕴。麻黄9g、附子6g、细辛3g、防风12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白蒺藜20g、首乌10g、茯苓15g、生薏苡仁30g、泽泻6g、黄芩15g、甘草6g。七剂,日一剂水煎400ml,分两次服。配合西药依匹斯丁片,一次一片,一日一次。二诊,无渗出,瘙痒明显减轻,原方七剂。

按语:《难经》云: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该病人素体脾阳不足,寒湿内停,湿郁久化热。风挟湿热上扰而发本病。麻黄、防风发散风寒,使邪从外出,附子、细辛温阳散寒,茯苓、生薏苡仁,健脾利湿,黄芩清热燥湿,泽泻利水渗湿。四组药分工合作,为邪气找出路。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制首乌祛风止痒。

寻常型银屑病

患者岳某,35岁,2013年9月9日初诊,全身出点滴状鳞屑性红斑十年余,加重一个月。丘疹色红,上覆银白色鳞屑。患者体胖,纳可,眠可,大便溏泄,月经正常,白带多,易感冒。自感胸中常有气上冲,舌淡胖,苔薄白,脉弦。证属阳虚外寒,治应温阳散寒。麻黄3g、附子6g、细辛3g、桂枝12g、白芍10g、干姜3g、丹参20g、鸡血藤30g、枳壳10g、茯苓20g、陈皮12g、泽泻6g。七剂,日一剂,水煎温服。二诊,鳞屑明显减少,色变淡。诉胸中气上冲的症状改善不明显,在原方的基础上柴胡12g,七剂。一个月后三诊,诉胸中之气上冲的症状明显改善。皮损变平,色转暗,继续服用初诊方。该病人因经济因素不能坚持服药,皮肤症状消失就停药,两个月后四诊,又有少许新疹出现,继续服用初诊方。

按语:银屑病在中医学上称之为白疕。中医工作者们多从血论治,按血瘀、血热、血虚三型辨证。大家多运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银屑病。该患者皮损色红,如果单纯看皮损,为热相,但病人舌淡,体胖,且易腹泻,仔细分析病情,该病人病情复杂,绝非单纯的血热。辨证应属阳虚外寒。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该患者,一边给大气运转助力,一边开窍散肌肤瘀热。加辅以丹参、鸡血藤活血散瘀,茯苓、陈皮、泽泻健脾利湿。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诸药相合,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有散有收,祛邪而不伤正。

神经性皮炎

患者,朱某,55岁,2013年9月25日初诊,背部及双下肢起苔藓样丘疹。奇痒无比。舌淡黯,脉弦。辨证属阳虚外寒兼有瘀血。麻黄6g、附子12g、细辛3g、干姜3g、防风12g、茯苓15g、生薏苡仁30g、泽泻6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当归10g、白蒺藜20g、制首乌10g,5剂,日一剂,水煎400ml,分两次服。二诊,患者诉瘙痒感明显减轻,舌尖红,初诊方加生地6g,七剂。三诊,皮疹已消失大半,患者诉口干,二诊方生地加为9g,其余药不变,七剂。四诊,皮疹已全部消失,偶有瘙痒感。三诊方七剂,巩固疗效。

按语:该患者素体阳虚,水湿运化失常。湿聚阻碍气血运行,日久成瘀。方中麻黄、防风,开毛窍,附子、干姜温阳散寒,茯苓、生薏苡仁、泽泻健脾利湿,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制首乌,当归祛风止痒。全方共奏温阳散寒,祛风止痒之功。方义与病机相应,故能收到较好效果。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同病可以异治,异病也可以同治。药证相符,即可获良效。这就要求我们中医工作者要思路开阔,不能有思维定势,要明察秋毫,仔细辨证。

(0)

相关推荐

  • ​新制麻黄连

    ​新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6g,连翘15g,赤小豆15g,白蒺藜15g,紫草15g,蝉蜕9g,白鲜皮15g,当归15g,地肤子15g,苦参10g,大青叶15g,桂枝10g,茯苓15g,蒲公英15g, ...

  • 刘爱民教授皮肤病辨治典型案例分享(15)

    整理:曲潇潇 杨某,女,69岁,汉族,2018年9月19日初诊. 全身散在片状密集丘疹,丘疱疹,渗出,痒3年余. 治疗前照片: 患者自诉3年前全身散在片状密集丘疹,丘疱疹,渗出,伴瘙痒,于当地医院治疗 ...

  • 书友治疗月经病、皮肤病、头痛、镜面舌的验案

    导读:书友分享的四篇医案.(编辑/千诚) 经方治疗月经淋漓不断验案 作者/吴书清 案一:廖某,女,29岁,2019年5月5日. 于2018年2月,经人工流产后至今月经淋漓不止,时多时少,在省妇幼保健院 ...

  • 马有度教授辨治皮肤病经验研究

    |马有度教授辨治皮肤病经验研究 原创 何冠 马派传承 6月20日 皮肤病辨治经验研究 马有度教授对皮肤病的诊治,除按常规方法辨治外,对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尤显特色.笔者有幸成为马老传承工作室 ...

  • 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外寒型银屑病的经验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该病病程较长,具有复发倾向.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经验.经典案例等方面对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银屑病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 刘爱民教授认为传统的中医 ...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摘要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篇第301 条,其文曰: 少阴病, 始 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为少阴病兼表证而设, 治疗太少两感症, 功效卓著.笔者秉承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

  • 黄煌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妇科病

    黄煌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妇科病经验举隅 眭冬 蕾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麻黄附子辛汤出自<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主之" 原方 ...

  • 经方家刘方柏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咽喉顽疾

    2021-10-02 如何利用经方治疗咽喉顽疾? 这个慢性咽喉疼痛啊,在临床挺多的. 我们搞搞门诊都会见到很多,有些是经年累月治疗无效的.我个人认为造成经年累月无效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我们在开始辨寒 ...

  • 高体三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杂症

    韦大文,郑书娟,高天旭 河南中医学院 高体三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 class='conArrow' data-linktyp ...

  • 【临床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湿温案】

    高某,4岁,2017年9月上旬诊. 初起微恶寒.发热,身热不扬,体温39-39.8,脉浮缓,苔白浊腻,中微黄,尿少便溏,两脚冷,身静不烦. 据此湿温证用三仁汤原方加薄荷,日1剂.第三天,仅小便稍增,他 ...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牙痛案

    [病例摘要] [一般资料] 吴先生,48岁.2012.12.3.晚牙痛,一夜未及安眠,四日一早天不亮就看医生,某医一看大便两日未解就给大黄粉若干,叫每服一包,大约3克,不效.半上午吃清热泻火西药亦不应 ...

  •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睡眠障碍 Y女士,66年生.睡眠障碍,日夜颠倒两个半月.而且不知何故,上个月月经淋漓不净二十余天.两下肢浮肿,脉沉弦,舌苔湿润,舌质嫩红.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干姜甘草,药后睡眠大好,能 ...

  •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口腔溃疡

    刘男,33岁,口腔溃疡病史十多年,舌头及口腔黏膜反复溃疡,从未停歇,每个月仅有4.5天愈合.曾经到长沙武汉北京等各地的西医院著名口腔科专家治疗未效.又找过本省数位名中医开方,用过导赤散泻黄散生脉散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