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导读(四)——道经(16-22)

(0)

相关推荐

  •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 【】 国学经典之《劝学》原文·译文

    【】 国学经典之《劝学》原文·译文

  • 《易经》导读(四十七)——第22卦《贲》卦(上)

    贲卦第二十二:离下艮上(山火贲) [原文] 贲:亨.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十四章 无物之象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二四章 炊者不立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炊者,不立. 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亡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四章 万物之宗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 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阅,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

  • 《易经》导读(四十八)——第22卦《贲》卦(下)

    [原文] 六四:贲如,(pó)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gòu)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注释] (1)贲如,皤如,白马翰如:"皤",白.素 ...

  • 道德经译成·道经四章·万物之宗篇

    道经四章·万物之宗篇 "道"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时刻发挥着作用但却看不到它的存在. 运动啊, 就好似兴起万物的宗祖. 思想上抑制以好恶之心为导向的主观意志做为万物唯一标准, 行为上 ...

  • 道德经译成·道经十四章·无物之象篇

    道经十四章·无物之象篇 超出视觉范围的存在, 命名为"微". 超出听觉范围的存在, 命名为"希". 超出触觉范围的存在, 命名为"夷". 此 ...

  • 道德经译成·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道经二四章·炊者不立篇 烧火做饭者, 不能立身体. 以好恶之心自以为是者, 不能显荣耀. 以好恶之心自逞已见者, 不能辩事非. 以好恶之心揽功诿过者, 不能见功绩. 以好恶之心矜持自尊者, 不能为官长 ...

  • 道德经章成·道经四章·万物之宗篇

    道经四章·万物之宗篇 一. 王弼本: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河上本: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 ...

  • 道德经章成·道经十四章·无物之象篇

    道经十四章·无物之象篇 一. 王弼本: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