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7仁政治本使民制产
相关推荐
-
滕文公实践孟子的“迂腐思想”,使弱小的滕国成就文明史上的传奇
在孟子的指点下,滕文公按照周礼,圆满地安葬了他的父亲滕定公,获得了朝堂众臣和广大百姓的高度赞扬.这使得滕文公对孟子更加钦佩,对治理国家更有信心了. 于是,滕文公派人携厚礼把孟子迎到滕国,请教具体的治国 ...
-
齐桓晋文之事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只要能发 ...
-
孟子他说-14、姓陈的没一个好东西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
-
孟子日课010丨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究竟什么样的政治才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发展.欢迎你留言交流.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 ...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读《孟子》有感(二)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里的一句话.是孟子同滕文公对话讲仁道时所论述的一个观点.孟子认为:"民之 ...
-
《孟子》导读(六)——梁惠王章句上(8)
一.梁惠王章句上 8.不为者与不能者 [原文] 王(yuè)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cǔn)忖(duó)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 ...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有固定私有财产的人,就会有恒久不变的善心,没有固定私有财产的人就不会有恒久不变的善心.假如没有恒久不变的善心,那么肆意作恶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 赏析 这是孟子讲 ...
-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1仁义后利与民偕乐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1仁义后利与民偕乐 题文诗: 梁惠王者,见孟子曰:叟也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向使王曰:何以利国?大夫亦曰: 何以 ...
-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3政苛食人仁者无敌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3政苛食人仁者无敌 题文诗: 孟子之曰:狗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 而不知发;人死则曰:岁也非我.何异杀人, 曰兵非我.王无罪岁,天下之民,斯自至焉. 梁惠 ...
-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4不嗜杀人保民而王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4不嗜杀人保民而王 题文诗: 见梁襄王,孟子出后,而语人曰:望不似君, 就之不见,其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定? 吾对之曰:定于一统.曰孰能一?对曰一者, 不嗜 ...
-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5亲亲仁民大人推恩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5亲亲仁民大人推恩 题文诗: 孟子乃曰:是乃仁术,见之于牛,未见羊也. 君子也者,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宣王 ...
-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6偌为求欲后必有灾
<孟子>卷1梁惠王章句上诗解6偌为求欲后必有灾 题文诗: 孟子又曰:恩及禽兽,功不至民,独何由欤? 权之度之,然后乃知,轻重长短.物皆然也, 心为至甚.王请度之.抑或兴兵,危其士臣, 构怨 ...
-
《孟子》卷2梁惠王章句下诗解4仁政利民好货同民
<孟子>卷2梁惠王章句下诗解4仁政利民好货同民 题文诗: 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我明堂,毁乎已乎? 孟子对曰:夫明堂者,王者之堂.欲行王政, 则勿毁之.王曰王政,可得闻欤?对曰昔者, 文王 ...
-
《孟子》卷2梁惠王章句下诗解5遍听于民进贤退奸
<孟子>卷2梁惠王章句下诗解5遍听于民进贤退奸 题文诗: 孟子之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 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则,妻子冻馁, 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者,不能治士, 则如 ...
-
《孟子》卷2梁惠王章句下诗解7诛暴吊民义兵利民
<孟子>卷2梁惠王章句下诗解7诛暴吊民义兵利民 题文诗: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问曰: 诸侯将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 臣闻汤也,七十里能,为政天下.未闻千里, 畏人 ...
-
《孟子》卷2梁惠王章句下诗解8仁政民亲创业垂统
<孟子>卷2梁惠王章句下诗解8仁政民亲创业垂统 题文诗: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有司死者,三十三人, 民莫之死.倘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之则, 疾视长上,之死不救,如何则可?孟子对曰: 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