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河水注》卷四函谷关、风陵、河北县故城、段干木冢、黄帝铸鼎原等考略
相关推荐
-
卷四(3/3)
流,又有崖水,出南山北谷,迳崖峡,北流,与干山之水会.水出干山东谷,两川合注于崖水.又东北注橐水,北流出谷,谓之漫涧矣.与安阳溪水合,水出石崤南,西迳安阳城南,汉昭帝封上官桀为侯国,潘岳所谓我徂安阳也 ...
-
竹和云涧水河照片
竹和云涧水河照片
-
周初地理考,6
(十一)古称大夏在河东,太原乃涑域,涑水亦称晋水. 再考证实沈居住在大夏,杜注认为在今天的晋阳县①,服虔却认为:"大夏在汾浍之间."顾颉刚的<日知录>(卷三十一唐字条) ...
-
伊甸园在中国(下):那四条河
一.<圣经>中的那四条河 <圣经>记载,有四条河从伊甸园中流出来,分别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基训河.比逊河. 受假历史的引导,不少人在中东地区寻找这四条河流,可是找来找去 ...
-
嵩县古山水地名考(增补修改版)
嵩县古山水地名考(增补修改版)
-
卷四(2/3)
君祠.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请焉.从此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谓之石养父母,石龛木主存焉.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回,梗曲而上,可高六丈余.山上又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亦不甚沾.人上者皆所由涉, ...
-
南园思哲涧水长流
徒步南公园,边走边想,见物思景,细腻想象,写下了这首<南园思哲>:"一人立,双人依,众生皆联系.无山石阶上下愁,残池鸳鸯晨勤戏:朝红云,暮丹霞,早晚种因果.徒步影长前后怜,荒滩野 ...
-
《水经.谷水注》所涉函谷关、卧冰求鲤等考略
A2 谷水又东,迳函谷关南,东北流,皂涧水注之.水出新安县,东南流,迳母邱兴墓东,又南迳函谷关西.关高崄峡,路出廛郭.汉元鼎三年,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居关外,请以家僮七百人,筑塞徙关于新安,即此 ...
-
《水经.河水注》卷四龙门、梁山、畅谷水、崌谷水、三累山、司马迁陵、子夏石室等考略
△又南过皮氏县西. 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 皮氏县故城,县址在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南,太阳村原村口牌坊上书"古皮氏城"四个大字. 注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所涉南虢、十二金人等考略
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王莽更名黄眉矣. 梁宁森在<虢城.焦城与陕城考>中认为 ...
-
《水经.河水注》卷四(下)
河水又东,合柏谷水,水出宏农县南石堤山.山下有石堤祠铭云:魏甘露四年,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领宏农太守.南平公之所经建也.其水北流,迳其亭下,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不如之翟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新考(上)
一.<水经.河水注>卷四风山.孟门.燕完水等考略 ○河水四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北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 ...
-
《水经.河水注》卷四华山(华岳)、潼关考略
古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遁甲开山图>曰:有巨灵胡者,偏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所谓巨灵赑屃,首冠灵山者也.常有好事之人, ...
-
《水经.河水注》卷四华阴县、河曲、船司空县等考略
△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 汲郡<竹书纪年>曰:晋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汾阴脽、瀵(fèn)水、舜都蒲坂、尧城等考略
△又南过汾阴县西. 河水东际汾阴脽,县古城在脽侧.汉高帝六年,封周昌为侯国.<魏土地记>曰: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脽邱,上有后土祠.<封禅书>曰:元鼎 ...
-
《水经.河水注》卷四蒲水、阴山县故城、丹水等考略
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山宁也.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丹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 蒲水,有学者认为蒲水即今宜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