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将鲜卑人迁到洛阳,现如今的洛阳人是鲜卑后代吗?
相关推荐
-
读史方舆笔记之三大兵家必争之地:太原
山西,控山带河,四塞之国,天下之肩背.而山西之肩背,北方之存亡,天下之安定,又皆系于太原.从赵简子建城的那一刻起,太原便注定要背负天下兴亡,接受铁血与水火的洗礼. 1. 北国锁钥 太原处于 ...
-
精读系列第二十篇:北朝的胜利之“此消彼长”
一.北魏的崛起 淝水之战以后,北方陷入分裂,之前被前秦吞并的一个小国--代国获得了复国的机会.前任国主的孙子拓跋珪崛起,定都盛乐(今内蒙古林格尔),建立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 ...
-
日本人真的是徐福带去500童男女的后代吗?史料记载:终于有定论了
日本人真的是徐福带去500童男女的后代吗?史料记载:终于有定论了
-
比天坛早!中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来此祭天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中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日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考古人员对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内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是我国首次发掘北魏皇家祭天遗址. 这一遗址 ...
-
公元498年,北魏孝文帝外出征战,冯皇后...
公元498年,北魏孝文帝外出征战,冯皇后召来宫中执事高菩萨为她看病,高菩萨正在聚精会神地搭脉,冯皇后突然轻轻握住他的手,眉目含情,朱唇轻启:"本宫的病只有你能治,就是不知你敢或不敢?&quo ...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大融合 北魏历经几代人数十年的努力,于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100多年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471年,只有4岁的拓跋宏即北魏帝位,是为孝文帝,孝文帝成年后积极推行改革,使衰弱的北魏又逐渐 ...
-
历史上的今天——495年5月26日,北魏孝文帝颁布命令一律改说汉语
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领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朝廷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皇帝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 ...
-
考古界:三门峡新发现38座戎人墓葬,佐证春秋时期'戎人内迁伊洛'
3月21日,据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渑池鹿寺西遗址新发现了38座春秋时期墓葬,这批墓葬的器物组合和墓葬形制与洛阳徐阳墓地的中小型墓葬基本一致,被考古人员推测为春秋时期的戎人墓葬.这是中原地区继徐 ...
-
北魏孝文帝死后谁来继承大统?好不容易统一的中国北方重归大乱
我们上一期讲到,北魏孝文帝在全面推行汉化后,将北魏推上了顶峰.可是,他想不到,这不仅是北魏短暂的高峰,也是他个人的短暂高峰. 孝文帝雄心壮志,想要统一天下,可惜仅仅在33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 由于长 ...
-
既创造了光明,又投射出了暗影,北魏孝文帝一个举措让后人难品评
在南北朝这段乱世里,北魏孝文帝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政治家. 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的统治者,孝文帝通过自己的才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让北魏实现了全面的汉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在五胡乱华上百年的黑暗时 ...
-
北魏《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余人造像碑》
造像碑,以北魏时期的最早,而以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时期的数量最多,说明其最盛期在北朝晚期.至隋代日趋衰落,唐代仅偶有发现,唐以后便没有出现. <李道赞率邑义五百余人造像碑>北魏永熙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