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之十四、道恒无形,无声无迹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内经>又称为"膻中".关于心包络的部位和形态,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有"有形"和"无形"之争.<灵枢·胀论& ...
-
一种无形的热爱
一种无形的热爱
-
道德经原成 道经十四章 无物之象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抿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攸,其下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赞玄第十四
赞玄第十四 原成:赞,见也.赞玄,见玄也.玄非可见,进而见之,故曰赞玄.进身于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而可得见道之谓也. 视之不见名曰夷. 河上:无色曰夷.言一无采色不可得视而见之. 原成:夷者,平也.无立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苦恩第二十四
苦恩第二十四 原成:苦,恶也.恩,爱也.抑制好恶,才能衍生万物,才能约束万物.以好恶乱天下者,物或恶之,而鲜有长久者. 跂者不立. 河上:跂,进也.谓贪权慕名进取功荣也.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 原成:人 ...
-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四)生死
静坐修心之帛书老子<德道经>本义求真(十四)生死 今本德经第五十章(13) 分段解析(一) 甲本:囗生囗囗囗囗囗囗有囗囗囗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乙本:囗生入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任成第三十四
道经·任成第三十四 原成:任,克也.成,就也.能担当衍生万物之责."道"以成就万物之无私,换自身成其大之私.所谓衍生万物,才能约束万物.衍生万物而不名有,故小.约束万物而不为主,故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道经·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请,故复混而为一. 苏辙:视之而见者,色也,所以见色者,不可见也.听之而闻者,声也.所以闻声者,不可闻也.搏之而得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道经·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苏辙: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苟以立为未足而加之以跂,以行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丧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见.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
道经·大道泛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苏辙:泛兮无可无不可,故左右上下周旋无不至也. 原成:道,沨呵,其可左右也. 原成:"仆唯妻",故"道"恒无名. ...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十四章
道经·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吴澄:此章专言德迹之呈露者,目视之而易见,夷谓平夷,夷则泯役无进,故之不见.声之繁密者,耳听之而易闻,希谓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