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残荷|读晚风随笔的一点感想

(0)

相关推荐

  • #中华好诗词#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

    #中华好诗词#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正因美好的事物被寄予着情感,怎能不令人沉醉,古人与今人对花的喜爱,原本并无二致.[飞吻]#成语天下#

  • 《春花诗词词》

    诗人风采 作者简介:诗人蒋春花笔名雨荷晴梦,又名荷雨梦.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人.为歌颂祖国努力写许多的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 <春林新红> 文/蒋春花 ...

  • 伍健中诗词选(76):司马台长城游(词10首)伍健中

    司马台长城游(词10首) [此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城墙遗址,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清平乐.司马长城独好> 阖家大小,自驾郊游眺. 车到山前真奇妙,司马风光独好. ...

  • 一篇文章,读懂小楷【一点资讯】

    董其昌临<孝女曹娥碑> 小 楷 大约产生于汉末魏初之间(约公元三世纪初),从近年出土的大量汉简帛书来看,雏形楷书虽然体势微扁,时带波捺,富有较浓的隶意,但已初具规模. 其实从隶书蜕变成楷书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5)

    晚风随笔(1-5) 杨逸明 (1) 袁枚说:"诗虽新,似旧才佳."红楼梦宝黛初会,黛玉一见宝玉,便大吃一惊,觉得好生奇怪,倒象是哪里见过,何等眼熟.宝玉说出初见黛玉的印象是:&qu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6—10)

    晚风随笔(1-5) 杨逸明 (6) 诗人无非就是从字典里取出若干个字,找到一种新的排列方式,让人看了感到新鲜甚至惊奇,感动并且珍爱.如此而已.一样的碳元素,改变一下分子的排列方式,就成了"同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1—15)

    (11) 诗词创作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能写大,不能写小:能写粗,不能写细:能写笼统抽象,不能写具体形象.总体说来,还是逻辑思维多,形象思维少.诗词要抓细节描写,都抓大,易堕空腔.米开朗基罗说:"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6—20)

    晚风随笔(16-20) 杨逸明 (16) 当代人评诗,每每过誉.袁枚云:"以部娄(小山丘)拟泰山,人人知其不伦,然在部娄,私心未尝不自喜也."然即使赞誉泰山,如云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

  • 【诗话文章】晚风随笔(21—25)

    晚风随笔(21-25) 杨逸明 (21) 十多年前有个狂妄的小子对我说他要拯救中华诗词.我说,汉字不灭,中华诗词不会亡.我感到是中华诗词拯救了我,我可拯救不了中华诗词.中华诗词是我的事业,信仰,宗教. ...

  • 【诗话文章】晚风随笔(26—30)

    杨逸明 (26) 数千年来,农耕社会积累了旧体诗词的丰富的词语库和意象库,我们现在进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语言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词语并不是拿来就可以使用的,如果我们按照平仄和押韵的要求信手拈来随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31—35)

    杨逸明 (31) 诸葛亮<出师表>充满人情.文采和诗意,读来令人感动.这竟然是写给皇帝的公文,却成了编入<古文观止>的经典散文.这样的公文和报告,在古代官场里很多,有不少被选入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36—40)

    杨逸明 (36) <诗经>中的诗篇,大多有三章,很多是只换了几个字,在意思上相类,但有程度上的不同,一唱三叹,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可见用字的精当和细腻.例如<硕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