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汇 · 译者随笔 | 本雅明对“法伦斯泰尔”的兴趣
相关推荐
-
欧洲旅游怀旧系列50,初到米兰
2012年7月第一次到米兰,住在火车站对面的这家小旅馆. 前台 小电梯,只能坐四个人,上下启动很猛. 餐厅倒是不算小. 酒店窗外的楼顶,是个停车场.这个值得我国大城市参考. 米兰地铁站内 2012年时 ...
-
本雅明两段随笔
丢失而又找到的办公室 丢失的文章.- 让第一瞥所见的风景中的一个村庄.一个城镇无可比拟,并且不可追逆的,是前景与远景严格的联系.习惯还没有开始作用.一旦我们开始找到我们的方位,风景便一下子消失,就像我 ...
-
译见||胡德香:重识本雅明“译者的任务”的超越性
胡德香,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翻译与文化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本雅明的经典文章"译者的任务",在深入细读英文文本的基础上, 分析 ...
-
译见||本雅明(著),孙凯(译):译者的任务
本文转自: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作者与译者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文论家.其重要作品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
-
本雅明 | 译者的任务
本雅明 译者的任务 作者: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张旭东 转自:人文与社会(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250) 在欣赏艺术作 ...
-
迈克尔·凯思:瓦尔特·本雅明,都市研究,与城市生活的叙事 | 西东合集
陈永国 译 但要堕入真正的精神的底层,不再有什么夜里下降和上升的问题(那是白天吗?),对我来说意味着走老路回到两个面具的剧院,而它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馆了.(布勒东,1960) 引言 在试图讲述人们如何尝 ...
-
汪民安: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 | 西东合集
本雅明是二十世纪最为独特的文人之一.他的特征如此之突出,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类似的形象.他既无可替代,也难以模仿.他去世已经75年了,可是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通常,面对一个重要的 ...
-
瓦尔特·本雅明: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 西东合集
田延 译 在当今的戏剧中,关于舞台表演的论争焦点要比关于剧本的论争焦点更为明确.这关系到把乐池填平.这条深渊--它把演员和观众分离开,就像把死人和活人分离开一样:它的静默增强了戏剧中的神圣:它的鸣响渲 ...
-
瓦尔特·本雅明:哲学历史论纲 | 西东合集
张旭东 译 译按:这篇<历史哲学论纲>是本雅明逝世前最后一篇作品,作于1940年初(本雅明于1940年9月26日服毒自杀),写作的一个直接引发事件是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 ...
-
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
张耀平 译 一 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已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说列斯科夫是讲故事的人并不意味着把他拉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