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为什么如此关注费纳决
相信昨天晚上对于绝大多数球迷来说都是一个不眠夜,可以这么说,如果错过昨天的这场对决,那你可能不是真正的球迷。费德勒与纳达尔在2019温网半决赛相遇,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对决。

首盘比赛,双方的发球局表现都显得那么无懈可击,一路各自保发战至抢七。其实,如果留心的话可以发现,费德勒在维持极高发球质量的同时,一直都在尝试在纳达尔的发球局中做些文章。一直在尝试快节奏的抢点,尽管风险很高,但是这也给纳达尔的发球带来了一些压力,这一点在第八局纳达尔的发球局稍微松动可以看出。还有就是,整盘比赛,纳达尔的反手和站位问题已经对自己水平的发挥有所掣肘。面对费德勒的快节奏进攻,站位靠后的纳达尔在反手位其实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也间接导致抢七3:2领先之后被连下五分丢掉首盘。
巨头们的比赛好看之处在于,你并不能通过一盘或者几盘比赛预测整场比赛的走势,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谁都不敢轻言比赛结果。客观的说,费德勒在第一盘的表现几乎是无懈可击的,但是这也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专注度。巨头们的强大之处在于对于机会的捕捉和把握能力超乎常人,纳达尔就及时抓住费德勒状态下滑,连续破了两个发球局,6:1带走次盘。
在站在同一起跑线之后,首盘出现的一些端倪在比赛中被放大,加上纳达尔的接发表现并不是很好,比赛的 “风向”也有所改变。随着比赛的推进,费德勒在进攻中尝试了更多的深浅变化,由于草地弹跳比较低,这让站位靠后的纳达尔经常处于重心靠后够着打球的状态,回球质量下降,这给了费德勒很多上手的机会。可以说,费德勒的战术是比较成功的,这种战术上的组合使得在比赛后两盘,纳达尔始终处于相对来说比较被动的局面。正如纳达尔自己赛后谈到:“罗杰站在底线很近的地方攻击,可以持续给对手施加压力,对付罗杰,你不可能通过比拼快球来压制住他,只能把他打离舒适区才有机会。”在费德勒的发球胜赛局中,纳达尔展现出来极端的顽强,但是,在挽救了四个赛点之后,遗憾出局。

其实整场比赛,抛开直观的感受,只看数据统计的话,我们也是可以发现一些端倪的,费德勒在跑动距离和底线覆盖范围都是要强于纳达尔的,这对于一位37岁的老将来说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纳达尔这种巨头选手。可以说,费德勒对于这场比赛的准备是十分充分的,战术执行也是比较到位的。

从2004年迈阿密大师赛上演第一次费纳决,到现如今温网上演的第40次费纳决,一直以来,费德勒与纳达尔的对决成为网坛最受关注的比赛和话题。费纳决对于我们,确切地说对于热爱网球的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吧:
1、费纳决是一种象征。费德勒和纳达尔作为网坛的标志性人物,其本身就有很高的象征意义,有时候更像是网坛的一种旗帜或者说其本身就是网坛的一种象征。无论是20个大满贯的费德勒还是18个大满贯的纳达尔,从出道至今,他们和德约一起统治了整个网坛。
2、比赛的观赏性。一般而言,比赛的观赏性是和双方球员比赛风格有很大关系的,风格差距越大,观赏性越强。纳达尔旋转很足,底线功力深厚,费德勒比较全面,擅长快节奏进攻。这些注定会为每一场对决增添很大的观赏性
3、这种对决肯定越来越少。今年温网四强选手年龄全部超过30岁,平均年龄已经达到33岁以上,尽管情感上我们不愿意承认属于费纳的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巨头们终将老去,这种对决越来越少。
4、费纳的精神魅力。巨头之所以成为巨头,不仅仅是天赋过人,更重要的就是对于自己的不断改造和对于自己潜力的激发方面优于常人。无论是纳达尔增加了击球的进攻性、改进了发球,还是费德勒对于自己反拍的改造,都使得他们始终处于有极强竞争力的水平。
也许,费纳决对于球迷们就是一种信仰。(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言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