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陈氏太极拳之歌》

长篇三言诗  陈氏太极拳之歌

伦炳宣  著

第九章     拳之威

十三世,有三杰。同宗祖,共一爷。
三名内,秉字皆。奇壬旺,心相谐。
拜继夏,攻武学。师严教,徒从协。
基础起,步步接。练动作,背口诀。
五年整,功果结。为精技,学有别。
奇舞剑,善劈削。击技好,人称绝。
壬练指,攻点穴。指到处,生死决。
旺用掌,精拿捏。使巧力,卸骨节。
三兄弟,心意贴。技虽异,互补缺。
常切磋,力相携。共长进,同上阶。
待邻里,讲团结。慎处事,遵乡约。
重侠义,除恶邪。方百里,赞声叠。
十四世,陈长兴。父秉旺,师三雄。
三杰技,尽继承。拳界内,享威名。
性豪放,心聪颖。文笔美,拳棒精。
师即父,习武踪。自勤奋,弦常绷。
或是卧,或是行。总不忘,练身功。
夜入睡,劲不松。仰扁担,达天明。
人前站,必挺胸。若打坐,稳如钟。
立中正,似山挺。牌位王,美名称。
武课后,雅兴生。逛集镇,进戏棚。
场中立,洗耳听。既入戏,更动情。
场突乱,人蜂拥。齐用劲,向前勜。
有人跳,有人横。有人喊,有人哼。
长兴见,心不惊。姿不改,身不倾。
两臂挡,势即停。全场静,惟戏声。
兴与子,镖业营。走齐鲁,扬镖旌。
越峻岭,穿林丛。过关隘,展雄风。
凡过处,事自平。蟊贼惧,响马宁。
讲信义,遵规程。威名震,满山东。
至高龄,归乡坪。研武理,探拳经。
创老架,推新宗。武林界,名气升。
十七世,陈发科。时年幼,染微疴。
力气小,身材矬。渐强健,靠练磨。
师其父,袭衣钵。精拳术,亮点灼。
及年壮,进京郭。人未走,先验格。
祠堂内,香案搁。蜡烛点,场面峨。
众长辈,列堂桌。做评判,细观摩。
科拳猛,快如梭。手掌动,似翻波。
步法稳,若铁砣。内中气,随意挪。
师通过,进京阁。国术馆,任师模。
遵武道,讲拳德。不仗势,不欺讹。
不平事,敢评谪。主正义,分清浊。
一凶霸,号阎罗。武林界,一手遮。
科前往,将其折。自尊大,枉费舌。
有打手,狂言播。常挑衅,欲撒泼。
与科比,惊其魄。大街上,凶焰缩。
有恶寇,把民剥。科除害,民有饦。
镇关西,奈我何!凛然气,向天歌。
遇比赛,必谦和。名和利,不争夺。
用推手,力在膊。慎缠绕,不出格。
排山劲,柔中咄。点到止,即收锣。
赃与腑,伤不着。强体魄,利骨骼。
任教练,传绝活。结拳友,共切磋。
拜名手,补己拙。京之许,拳界卓。
欲举赛,共商酌。一单项,时几何。
长与短,费唇舌。陈挺起,声如琢。
只三秒,何须多。若不信,当面核。
拳师李,愿配合。一转眼,飞拳胳。
带风弛,向面颌。陈即应,回以拨。
用内劲,点胸窝。似神助,如使魔。
李失控,后仰脖。撞墙壁,就地矬。
墙上镜,亦震脱。李之体,无伤磕。
问其痛,未觉得。众钦敬,尊师哥。
常相顾,亲无隔。开赛日,群雄勃。
跤王沈,欲试敓。陈伸臂,任其捉。
如铁塔,自巍峨。难使力,何以搏。
未交战,即回缩。顾颜面,不外说。
威与谊,心同托。十八世,陈照奎。
幼从父,形影随。染拳气,沐拳晖。
练拳技,习拳规。创新论,不懈追。
承新架,有发挥。擒拿术,显神威。
弹抖劲,无人摧。化为主,可解危。
以意领,稳如岿。年少日,曾遇围。
众顽少,欲行非。一起上,狂言吹。
手臂舞,拳脚飞。如骤雨,似疾雷。
照其面,使狠锤。奎自稳,不亢卑。
内功运,身立巍。轻试力,手双推。
用抖劲,如扫灰。众见阵,锐自颓。
齐倒地,乱成堆。奎成年,名已喧。
尤不忘,勤练拳。工余外,假日间。
沐朝露,裹夕烟。公交上,也不闲。
弃座位,站座边。或松胯,或膝弯。
或抖动,或沉肩。任车晃,身法坚。
时日久,功力添。而立后,掌教鞭。
九州内,徒数千。教于沪,结师缘。
擒拿法,尤为先。有高手,举重尖。
全上海,冠军衔。做教练,力贯天。
闻奎武,欲试鲜。奎应允,即上前。
伸一指,由其牵。牵不了,使劲扳。
扳不倒,运力弯。各招数,俱用完。
巧化解,有何难!南京大,武派繁。
知奎技,愿比攀。少林队,摔跤团。
武出手,文以观。来无拒,待以谦。
用弹抖,操胜盘。至年老,故乡还。
将己技,无私传。
(0)

相关推荐

  • 陈氏太极拳功夫架简介

    在中华武术中,陈氏太极拳以它独特的拳法拳术而名扬四海,倍受习武之人推崇.此拳乃河南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所创,并家族内世代相传.直至陈氏十四世高祖陈长兴将此拳传于外姓,并先后繁衍出杨.孙.吴.武氏太极 ...

  • 陈式太极拳劲道释秘 拆拳讲劲 陈照奎

    陈式太极拳劲道释秘 拆拳讲劲 陈照奎

  • 《子平真诠本义》10

    原文:春木逢火,则为木为通明,而夏木不作此论:秋金遇水,则为金水相涵,而冬金不作此论.气有衰旺,取用不同也.春木逢火,木火通明,不利见官:而秋金遇水,金水相涵,见官无碍.假如庚生申月,而支中或子或辰, ...

  • 《子平真诠本义》2

    原文:用神既主月令也,然月令所藏不一,而用神遂有变化.如十二支中,除子午卯酉外,余皆有藏,不必四库也.即以寅论,甲为本主,如郡之有府:丙其长生,如郡之有同知:戊亦长生,如郡之有通判.假使寅月为提,不透 ...

  • 《子平真诠本义》7

    原文:八字既有用神,必有格局,有格局必有高低,财官印食杀伤劫刃,何格无贵?何格无贱?由极贵而至极贱,万有不齐,其变千状,岂可言传?然其理之大纲,亦在有情.有力无力之间而已. 解读:八字既然有用神,也就 ...

  • 《子平真诠本义》1

    <子平真诠>一书,系清朝乾隆进士沈孝瞻所著.该书在<渊海子平>.<三命通汇>.<神峰通考>等命学经典的基础上,更为细致.规范地论述了取用定格和格局变化等 ...

  • 《子平真诠本义》3

    <子平真诠本义>3 原文:用神既有变化,则变化之中,遂分纯.杂.纯者吉,杂者凶.何谓纯?互用而两相得者是也.如辛生寅月,甲丙并透,财与官相生,两相得也.戊生申月,庚壬并透,财与食相生,两相 ...

  • 《子平真诠本义》4

    原文:财官印食,四吉神也,然用之不当,亦能破格. 解读:正.偏财,正.偏印,正官.食神,这是四个吉神,在取用定格时都要予以保护性使用.然而,当它们数量太多或不在月令又没有充当用神或喜神的角色时,则往往 ...

  • 《子平真诠本义》5

    原文:用神专寻月令,以四柱配之,必有成败.何谓成?如官逢财印,又无刑冲破害,官格成也.财生官旺,或财逢食生而身强带比,或财格透印而位置妥贴,两不相克,财格成也.印轻逢杀,或官印双全,或身印两旺而用食伤 ...

  • 《子平真诠本义》6

    原文:八字之中,变化不一,遂分成败:而成败之中,又变化不测,遂有因成得败,因败得成之奇. 解读:八字格局的变化是相当复杂的,有成格破格之分:而成格破格之中又有变化,有的成而复破,有的则破而复成. 命理 ...

  • 《子平真诠本义》8

    原文:如甲用酉官,透丁逢癸,癸克不如壬合,是有情而非情之至.乙逢酉逢杀,透丁以制,而或杀强而丁稍弱,丁旺而杀不昂,又或辛丁并旺而乙根不甚深,是有力而非力之全,格之高而次者也. 解读:比如甲木日元生于酉 ...

  • 《子平真诠本义》9

    原文:是以印绶遇官,此谓官印双全,无人不贵.而冬木逢水,虽透官星,亦难必贵,盖金寒而水益冻,冻水不能生木,其理然也.身印两旺,透食则贵,凡印格皆然.而用之冬木,尤为秀气,以冬木逢火,不惟可以泄身,而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