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篇第5章》孔子在困境和险境中因何每每提及“天”?
相关推荐
-
但有使命盈于怀——《论语》悟读【207】
但有使命盈于怀,此心坚定不惧难. <论语>第九篇第五章: [原文] 子畏(受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 ...
-
拯救人类,只能是老子道学,不可能是孔子儒学
来源:徐胜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c547700102ym1v.html 道学文化是人类的福音--答友人 xxx: 你好!谢谢你向我推荐钱穆的<中国 ...
-
论语:子畏于匡(9-5)
孔子周游列国时经常被围困,但都能做到坦然面对,而且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认为自己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矢志不渝地追求和传播仁德.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
-
儒学究竟是不是宗教?(下)
编者按 儒学是"学",还是"教"?如果是"教",那么,它是"教化"之"教",还是"宗教&q ...
-
孔子的绯闻尴尬
孔子好色吗?在论语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女人,但是南子是个例外.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以风骚艳丽闻名于世,估计她也是孔子的一个粉丝.孔夫子来到卫国,南子就说:"四方之士,想要与我老公做兄弟的 ...
-
素说《论语》:子罕篇(五)
素说《论语》:子罕篇(五)
-
【第211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5章》孔子在困境和险境中因何每每提及“天”?
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5章>孔子在困境和险境中因何每每提及"天"?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 ...
-
【第235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30章》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及孔子的点评妙在何处?
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30章>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及孔子的点评妙在何处? 9· 30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①.岂不尔思,室是远而②'.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 ...
-
【第234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9章》孔子所说为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9章>孔子所说为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9·29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适道&qu ...
-
【第232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7章》孔子“岁寒松柏”的比喻有何深意?
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7章>孔子"岁寒松柏"的比喻有何深意? 9·2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这里的"彫"字 ...
-
【第230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5章》孔子为什么说“匹夫不可夺志”?
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5章>孔子为什么说"匹夫不可夺志"? 9·25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泛 ...
-
《论语·子罕篇第1章》孔子因何罕言利却赞许命和仁?
本章中的"罕"字,指稀少."与"字,指赞许.意思是说:孔子很少谈论利,却崇尚天命.赞许仁德. 从古至今,人们对这句话的解读分歧很大,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 ...
-
《论语·子罕篇第2章》孔子因何在“执御”与“执射”之间选择“执御”?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是个地名.在古代, ...
-
《论语·子罕篇第3章》孔子因何对两种古礼的改变持不同态度?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里的"麻冕",指麻织的帽子."纯",是黑 ...
-
《论语·子罕篇第4章》孔子治学戒除了哪四种不良学风?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绝"字,指杜绝,戒除."毋"字,读二声,与有无的"无"字同义."意"字,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