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勇丨砍油菜
相关推荐
-
四月芬芳 || 油菜花香 /一味作品(第457期)
小菲浅语: 花开花落知春事,云淡风清总关情. 未入花丛心先醉,屏山檐影话晓清. 江南三月看黄花,万垄油菜沾露霞. 悄然旷野幽香远,静坐乡间饮淡茶. 文:一味 导语:林小菲 不知从何时起,迷恋上了油菜花 ...
-
亲,你妈喊你回家割菜籽了吗?
亲,你妈喊你回家割菜籽了吗? 司马狂/文 外地游客总是在油菜花开的时候,来到徽州,纷纷惊叹这油菜花海的秀美.可我们徽州的乡人却始终无法对油菜花的美有那种旁观者的赞叹,油菜之于徽州人,那就是生活的必需品 ...
-
【菜籽熟了】/ 畅冲
菜籽熟了 畅冲 上周母亲打来电话说老家的菜籽熟了,恰逢我休假,于是收拾一番便去车站坐车回家. 春夏之交,油菜籽成熟了.这个时候的油菜田,别有一番风味.结满荚子的油菜秆子, ...
-
思念故乡黄花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走在北京的郊野公园,看到路边的迎春花冒出朵朵金黄,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故乡的油菜花. 在这个时节,正是家乡油菜花开得最旺盛的时候.最诱人的花自然也是油菜花. 油菜花的美,对于当年封 ...
-
平生未见!宝应惊现白色油菜花
田野里,春雨过后,宝应大地黄灿灿的油菜花成片成片地铺展开,像铺了一地金子.如果你认为油菜花只有黄色那你就"OUT"啦,你可见过白色的油菜花吗? 据资料查找,如果开出 ...
-
收割时光
收割时光 文/橙子 油菜收割的季节,正是五一劳动节假期.我回到老家,父母已经把池塘边那块地的油菜籽割完了.我只能用眼睛看看,用耳朵听听,用鼻子呼吸,用照片记录,用文字收割关于家乡的一切. 每年劳动节, ...
-
【张新全】石门的油菜熟了
石门的油菜熟了 文/张新全 随着布谷鸟的鸣叫声,山川在宜昌初夏的细雨后显得更加葱绿起来,曾经开满金色花朵的山谷也渐渐褪去了那耀眼的金色,一串串圆鼓鼓的油菜籽映入了人们的视野,相伴着麦子的搭色透亮,那成 ...
-
申云贵:又见菜花开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又见菜花开 申云贵 下了几天雨,天忽然晴了.太阳像一张灿烂的笑脸,天蓝得像被水洗过.这样的天气,人的心情 ...
-
菜油好不好,只需要4招可判断,学会了,再也不怕买到劣质菜油
菜油好不好,只需要4招可判断,学会了,再也不怕买到劣质菜油 说到油菜籽,不得不提的是儿时的记忆,还记得小时候,油菜籽苗长出来,还没有开花的时候,油菜籽杆又粗又嫩,还很好吃.我们放学回家,由于没有书包, ...
-
程 勇丨三月雨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三月里的小溪,哗啦地流个不停--"歌声唱出了春雨绵绵不绝的意境,也道出了情意萌动久久难以忘却的真实. 经过整个冬天的睡眠,大地万物渐渐苏醒了,此时 ...
-
【西散原创】汪云飞作品丨砍柴记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一 老樵夫,自砍柴.捆青松,夹绿槐.茫 ...
-
贾国勇丨母亲慈祥的面容(散文)
我在梦中看到了母亲慈祥的面容,如一尊大慈大悲的菩萨--如果说一个人生下来要受尽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正果的话,我的母亲已经受尽了八十二难,应该成正果了!据我的大姐讲,母亲从小就受尽了苦难,出生在富贵之家, ...
-
贾国勇丨相逢未嫁时(散文)
出香山公园不到500米,我和枫就到了"雕刻时光". 院子不大,几棵枣树刚刚萌发出嫩芽来,两只慵懒的波斯猫卧在枣树下晒太阳,看到我们从外面走过来,漠然地看了我们一眼,依然低下头去晒太 ...
-
【推倒时钟系列】吕志勇丨高人老张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高人老张 □ 吕志勇 / 文 老张是个高人! 他个头足有一米八.和他说话,我总需要仰头,所以,我就不太愿意和他肩并肩走.仰头说话,累!其实,每个人和别人仰头说话,都累.只不过 ...
-
贾国勇丨写给小猴子
我常给人说,我是五亩地里的一颗豆芽子,意即是十分的珍贵.从父亲那一代往上数,我们家族确实是人丁兴旺的,老爷爷弟兄五个,爷爷弟兄五个,到了父辈时,仍是弟兄五个,一代接一代地繁衍下去,除了出门在外挣前程的 ...
-
『我醉乡土』程立正丨母亲的纺车
母 亲 的 纺 车 程立正 每次回老家,从我家大门洞里穿过的时候,一抬头,就会看到侧面墙上高高挂着的纺车,它在那里已经"休息"了近二十多年了. 那是一辆普通的农家纺车,陈旧但并没有 ...
-
『我醉乡土』程立正丨忆水井往事 更应惜水如金
忆水井往事 更应惜水如金 作者:程立正 水是生命之源,井是水源之地.下面我就说说与井有关的那些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人们主要用砖砌成的井.村内生活用砖井直径大约一米左右,村外浇地用的井直径更大些 ...
-
『我醉乡土』第60期||程立正丨参观“白塔惨案”纪念馆
参观"白塔惨案"纪念馆 程立正 1972年的那年春天,我刚上小学五年级,刘文华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了位于白塔村的"白塔惨案"纪念馆,接受了一次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