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祯║杨桃树下:讲红色故事缅怀先烈
相关推荐
-
奋斗百年路·老区焕新颜——走进广东革命老区梅州
梅州地处粤.赣.闽三省要冲,这是一片充满红色历史的土地.明山嶂的山峦间革命先烈点燃了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兴宁通往赣州的古道上,红军战士曾留下深深的足迹.如今,梅州充分发掘自身红色历史,夯实基层组织,打 ...
-
陈开枝到大埔调研落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情况
10月15至16日,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陈开枝一行到大埔调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革 ...
-
大埔县茶阳镇:以“古色 红色”助力革命老区走上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大埔县茶阳镇利用境内众多的红色革命旧址.名人旧居和历史遗迹,擦亮"古色+红色"品牌,带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历史古镇.革命老区走上乡村振兴路. 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义训 ...
-
“南委”旧址荷花香
荷花开放时节,我们来到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中共南方工委旧址.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枫朗镇大埔角新村仓下,一正二间土木结构,占地面积 224平方米.1942年春成立的"南委"工 ...
-
大埔:以《绝密使命》播出为契机 提升大埔老区苏区影响力
2020年以来,大埔县借助32集近代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在大埔取景拍摄以及近期火热播出的有利契机,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讲述大埔好故事.传播大埔好声音.树立大埔好形象.传递大埔正能量,让大 ...
-
梅州大埔角:峥嵘岁月忆南委丨吾土吾乡·红色村VR巡礼
近年来,全省各地打造出一批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基层党建示范点. 南方杂志社<吾土吾乡·红色村VR巡礼>全景报道专题,选取亮点突出的"广东省红色村党建示范点& ...
-
大埔这个村,到处都是红色遗址!
奋斗百年路·老区焕新颜 7月16至1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乡村振兴局组织10多家省.市主流媒体记者开展的"奋斗百年路·老区焕新颜--走进广东革命老区"主题宣传活动, ...
-
“红色苏区 时代丰碑”红色讲堂开讲干群聆听革命故事 感受红色精神
8月14日,在我县"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一场主题为"红色苏区 时代丰碑"的红色讲堂正式开讲.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内, ...
-
谢晓燕、谢德祯║新形势下开展国防教育任重道远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当今国际风云多变幻,错纵复杂新形势下,做好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现实需要,是与时俱进 ...
-
谢德祯║迟到了六十年的拥抱
--位革命烈士后代一生寻找父亲的故事 三江滔滔,岁月峥嵘.大埔县三河坝笔枝尾山高高耸立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底下,沉睡着数百具烈士遗骸.而紧挨着的纪念碑基座旁,又立着 ...
-
谢德祯║参观“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有感
参观"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有感 谢德祯/广东梅州 铁血三河谱新章, 时代变迁实难忘, 回忆当年阻击战, 铁军浴血筑城墙. 三河古镇显英雄, 将士雄風千古存, 誓死杀敌保 ...
-
谢德祯║《春分时节》外一首(诗)
[诗]·春分时节(外一首) 谢德祯/文 春分时令吐芬芳,山青水秀景色光. 空中蜂蝶伴燕飞,河里鱼虾戏鸳鸯. 铁牛耕耘翻沃土,村民田间忙插秧. 老区新貌放光彩,乡村振兴普新章. 2021年3月24日 图 ...
-
谢德祯║怀念家乡井头山树王
怀念家乡井头山树王 谢德祯/文 日前,回到大埔县长治丰村站在家门口向井头山,传说有400多年树龄的松树王眺望,令人难以置信,当年英姿飒爽枝繁叶茂流光溢彩的树王风范一去不复返:而高粗的树杆恰似流泪,纷纷 ...
-
谢德祯║《赞美辛勤园丁》外一首(诗)
赞美辛勤园丁 (外一首) 谢德祯/文 腹有诗书站讲台, 桃红李白满地开. 黑丝成霜终不悔, 芳华流尽育英才. 甘为桑蚕吐丝尽, 烛泪流干蜡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遍神洲. 2021年3月6日 ...
-
谢德祯║铁血军魂(诗歌)
铁血军魂 谨以此文献给加勒万河谷戍边英雄和全体将士们. 谢德祯/文 在祖国蓝天之巅, 坚韧的毅力刺破重霄锋芒, 为加勒万河谷披上一身晚霞. 当英雄团长站在河边, 背向祖国.脸向敌人张开双臂抵挡敌人的这 ...
-
谢德祯║老区乡恋(诗)
前日适蓬周日,因春节期间节日繁忙,久违的田园生机盎然.繁华似锦,周边群众在也不亦乐呼尽情地耕耘,现有感而发: 隆冬过尽雨桑田, 大地轮回又一遍. 家家种子都落土, 户户积肥起浓烟. 辛勤劳作身体健, ...
-
谢德祯║感恩·祝福(诗)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对我无微不至,关心.激励的各位领导.战友.同学和诗友们: 正月时令送暖阳, 华厦大地旗帜扬. 故土丹桂分外香, 心宽福随更健康. 岁月匆匆弹指间, 转眼鼠年已翻篇, 但愿疫情随鼠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