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元年,春,王正月(《水浒璅语》之二十八)
相关推荐
-
李时人:《水浒传》的“社会风俗史”
就像西方人会将"荷马史诗"划归"文学",有时也会将<伊利亚特>.<奥德赛>称作"长篇叙事诗"一样,我们也会比照通行的 ...
-
水浒传:武松不愧水浒第一英雄,看完飞云浦大战,就知道武松多强
水浒传:武松不愧水浒第一英雄,看完飞云浦大战,就知道武松多强
-
常明:打渔杀家(《水浒璅语》之十五)
<打渔杀家>这个戏是秦腔和京剧的名篇,因为在旧时候脍炙人口,所以评论家里的老先生们都不屑于介绍它的情节. 蒋采蘋绘<打渔杀家> 但时值今日,读<水浒传>原文的尚少, ...
-
常明:谁在反对招安?(《水浒璅语》之三十八)
公元1120年10月3日,正值重阳,梁山一百零八人在排定座位后的五个月后共庆佳节.在山寨里排行第77位的铁叫子乐和唱起宋江的新作<满江红>,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quo ...
-
常明:谁可以入伙?(《水浒璅语》之十八)
在我很小的时候,读<水浒传>想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关胜.单廷珪.魏定国这些人可以入伙梁山,但是高俅却不可以? 后来我觉得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高俅与林冲有杀妻.索命之仇,第二,高俅在江湖上 ...
-
常明:关于田连元《水浒全传》评书的一点回忆(《水浒璅语》之四十二)
2015年,田连元先生的<水浒全传>的评书文稿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一共五本,全部用口语写成,反映了先生说书的原貌,也让我这自幼听先生说书的老书迷回忆起童年时听书的日子. <水浒全传 ...
-
常明:《水浒传》的成书刍议(《水浒璅语》之四十)
我们这里所做的<水浒传>的成书研究,并非探讨<水浒传>版本的演变,或通过<水浒传>现存的繁简版本的不同来考究每一个版本故事的区别.而是通过<水浒传>不同 ...
-
常明:袍带与短打(《水浒璅语》之三十九)
自来说书,有世情.棍棒.神魔.讲史四部.棍棒一类又有袍带和短打的区别. 所谓短打,类似于今天的武侠,写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功夫,环境是江湖上的行侠仗义. 所谓袍带就是写两军阵前,两员武将之间的捉对厮杀 ...
-
常明:史进对少华山的价值(《水浒璅语》之三十六)
<水浒传>开篇是史进结义少华山的故事,少华山上的朱武和杨春对史进使出计策,让他放了跳涧虎陈达,并且和他们来往.但当史进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强行留下史进,反而任由史进到陕西延安府去. ...
-
常明:祝彪改制与祝家庄血案(《水浒璅语》之三十五)
在祝家庄与梁山的这一场对决中,毫无疑问的,梁山的军事实力和军纪问题--主要是对李逵的约束不利且没有惩罚--是导致祝家庄血案的直接原因. 周京新绘<水浒之祝家庄> 但这个原因其实是外在的,假 ...
-
常明:从杂剧到小说——李逵的形象演变(《水浒璅语》之三十四)
虽然李逵的故事是在大闹江州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李逵下山才是他正传的起点.<水浒传>刻画其他的主人公都是写他们上山的原因,只有写李逵是写他下山的经历. 方成绘李逵 自<水浒传> ...
-
常明:潘金莲道德的沦丧之路(《水浒璅语》之三十二)
潘金莲从一个抗拒清河县大户强暴的贞洁烈女到成为谋杀亲夫与西门庆日夜宣淫的"淫妇"之间曲折的过程,被<水浒>的作者处理得十分真实.可信. 其间最致命的关键是潘金莲对武松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