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悔不该当初砍下了这一剑——说吕伯奢血案(《三国演义》新读之四)
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垂老归林下,悠然世外思.岂知灭门祸,既在宴宾时",这是一位叫"扫花"的词人写的一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吕伯奢这个名字,在整部三国演义 ...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这谁说的,不是我!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中,原文为: 宫大惊曰:"适才误耳, ...
-
捉放曹中的曹操与陈宫(三国演义与三国志)
京剧"捉放曹"包括了中牟县陈宫放曹操和后面曹操杀吕伯奢全家两个内容.按照<三国演义>,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出洛阳.董卓布告天下,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曹操跑到中牟县,被抓住 ...
-
曹操不得不杀吕伯奢的十个理由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凶狠狡诈是出了名的,曹操是有名的奸雄.曹操能用人,也会杀人.杀人的时候不说原因.尤其是杀了吕伯奢一家,被人诟病很多,现在咱们看看曹操为何要杀吕伯奢,当然咱这只是对三国演义进行分析, ...
-
一桩简单的杀人案背后,藏着三个版本不同的曹操
东汉末年,董卓专政后,曹操逃出了洛阳,一路东奔,不过他的目标并不是家乡谯县,而是距此不远的陈留郡(治今河南开封市东南). 他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原因有三: 首先,他已下定创业的决心,要起兵讨伐董卓,所 ...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真被污蔑了吗?其实这些都只是曹操的人设
在很多人心中,曹操一直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物,而这大多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比如当年曹操为了避开董卓的追捕,暂时到了父亲的好友吕伯奢的家中避一避.然而曹操在屋中隐隐约约听到了吕伯奢一家 ...
-
苗怀明:英雄难过华容道——说关羽义释曹操(《三国演义》新读之三)
无论是对关羽.曹操还是对诸葛亮来说,华容道都是一道难关,而且是一道无法回避.硬着头皮也要闯过去的难关. 改琦绘<华容道释曹> 事实上,华容道不过是个由头,真正难过的是彼此,关羽要过的是曹操 ...
-
苗怀明:旧书业的凄凉守望——想起老姚(淘书看世界之四)
短平的头发,厚厚的镜片,身材高大,背微有些驼,六十来岁的年纪,温和.斯文,像个文弱书生,或坐在店里看书,或忙于整理书架.这大概是我对老姚的全部印象. 称老姚固然是出于礼貌,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直到目前 ...
-
苗怀明:这一刻不再料事如神——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国演义》新读之八)
所谓料事如神,就是提前预知事情的发展走向,并及时采取应对之策.在<三国演义>中,这几乎成为诸葛亮的专利,当时江湖上足智多谋的高手多的是,比如司马懿.曹操等,但能称得上料事如神者似乎只有诸葛 ...
-
苗怀明:平生只玩这一次——说空城计(《三国演义》新读之九)
有人称<三国演义>为战争小说,这是很有道理的.翻开全书,简直就是一个古代战争大全,都是绝招妙计,只有你没有想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到的,真是让人眼界大开. 邮票<空城计> 就拿诸葛 ...
-
苗怀明谈枕边书
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读书报:您出版过<红楼梦>的相关著作,如<风起红楼><曹雪芹><话说红楼梦><红楼二十讲&g ...
-
苗怀明:机缘巧合,水到渠成——《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一书的撰写体会
说到<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一书撰写的体会,脑海中马上会闪现出"机缘巧合"这个词.机缘是巧合的前提,巧合是机缘的体现,两者真是缺一不可. <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 ...
-
苗怀明: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设立这个纪念日的目的在鼓励人们阅读和写作.当下阅读的条件实在太好了,内容不说,多数图书装帧考究,版式精美,看起来让人爽心悦目. 当我们看着眼前这些有分段.加标点的书籍时,可能会觉得一 ...
-
苗怀明: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两位先生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历来是文学研究的重镇,名家云集,令人向往.余生也晚,与该所来往较多的基本是同辈学人,当面向前辈学者请教的机会不多.比较幸运的是,其中有两位先生,笔者与他们有所往来,受益匪浅,以下如实记 ...
-
新书推介|苗怀明:《说唱文学文献学述略》
<说唱文学文献学述略>,苗怀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以说唱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为核心,对这一领域一百多年来的研究历程.学术成果进行较为全面.详细的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