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大雅·绵》/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512期)
相关推荐
-
一、颠沛流离、开疆拓土(01)
咱们的故事,从周人开始说起! 早在远古时期,周人是在今天的陕西渭水流域兴起的一个部落.在夏朝即将走向衰亡的时期,周人的先祖带领他的族人从蛮荒的犬戎之地迁移到岐山脚下(今天陕西渭水流域),逐渐繁衍生息最 ...
-
甲骨文显示:商朝武丁时期已有周国!司马迁又一记载被推翻?
按照中国政治传统,元朝之前的历朝国号往往与龙兴之地有关,秦汉唐宋莫不如此,史书上一笔一画将来龙去脉记载得很清楚,但由于夏商周三朝过于久远,历史记载残缺不全,于是夏商周国号由来也就成了一个谜团,本文重点 ...
-
【走进诗经】方伟|(三)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三)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 --定居周原的古公亶父 在史诗的第一篇里,我们列举了司马迁所考证的周文王以前的周人世系.始祖是后稷,然后是:不窋――鞠,就到了公刘.第二篇写的是公刘率族从邰迁豳的故事.公刘 ...
-
《诗经》课堂:《大雅·既醉》/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14期)
天语说: <毛诗序>云:"<既醉>,大(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三家诗无异义. 宋严粲<诗缉>云:"此诗成王祭毕而燕( ...
-
《诗经》课堂:《大雅·行苇》/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21期)
天语说: <礼记.射仪>: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候岁献贡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乐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射礼主要是周 ...
-
《诗经》课堂:《大雅·假乐》/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28期)
天语说: 商周之际,为了解释周代商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周公又提出了"以德配天"的重要政治观念. "以德配天&q ...
-
《诗经》课堂:《大雅·泂酌》/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35期)
天语说: 周代由周文王.周武王奠基,到了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周代设有采诗之官 ...
-
《诗经》课堂:《大雅·凫鹥》/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42期)
天语说: 程俊英<诗经译注>说:"这是周王祭祀祖先的第二天,为酬谢公尸请其赴宴(古称"宾尸")时所唱的诗." 高亨<诗经今注>也说:&q ...
-
《诗经》课堂:《大雅·卷阿》/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70期)
天语说: 毛诗认为<大雅·卷阿>是西周成王之诗,<今本竹书纪年>有成王"三十三年,王游于卷阿,召康公从."的记载.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引黄山 ...
-
《诗经》课堂:《大雅·公刘》/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77期)
天语说: <史记·周本纪>称,"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多耕种,行地宜",也就是说,公刘其实是一个有志青年,不甘心默默无闻安居晏息,于是携带了粮食.族人,大家为 ...
-
《诗经》课堂:《大雅·民劳》/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84期)
天语说: 自古以来,成功劝谏君主的大臣屈指可数,因劝谏而丧身的也为数不少.如何把握劝谏的艺术,是历朝历代臣子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君主一人独大的时代:如春秋战国,包括后来的封建王朝,劝谏君主都是一门艺术 ...
-
《诗经》课堂:《大雅·板》/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91期)
天语说: 自古以来,成功劝谏君主的大臣屈指可数,因劝谏而丧身的也为数不少.如何把握劝谏的艺术,是历朝历代臣子研究的重要课题. <竹书纪年>用一贯平淡无奇的语言,记载了一件毛骨悚然的事.&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