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旧书业的凄凉守望——想起老姚(淘书看世界之四)
相关推荐
-
述古书店夺痴眼
到长沙市城区网红地标"超级文和友"吃饭,没想到在一个挨一个的小吃店铺里,居然隐藏着一个雅致的书店--述古书店.要不是书店的大门上赫然写作"我们真的在卖书",我还 ...
-
金陵城里「旧书店」的自我修养
金陵城里「旧书店」的自我修养
-
下午去南京出差,办完事驱车去唯楚书店,学...
下午去南京出差,办完事驱车去唯楚书店,学人书店. 唯楚书店几乎无书可买,只买了三本.其余的书都在学人书店买的.有几本古典著作送朋友. 过去带个万把块钱去买书,还觉得钱不够.现在却感觉无书可买.
-
我所知道的北京旧书市场
大凡在京都掏过书的,潘家园与中国书店想必大都知道的.不过十年前,潘家园可谓是妙不可言的,书市集中东区,分固定摊与流动摊,其中流动摊更是招人欢喜的.而今天的西边流动摊,似乎就不那么让人留恋了.至于中国书 ...
-
苗怀明:一生运命寄旧籍(淘书看世界之三)
认识花猫(准确地说是花脚猫)是在2002年夏天,当时大家都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版玩,网络售书刚刚起步,花猫是第一批网上售书者. 那时候的花猫与其说是一只猫,不如说是一只鸟,整天唧唧喳喳的,灌水的热情明 ...
-
苗怀明:印数少的书(淘书看世界之九)
一本书印数的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内容和水准固然重要,书名之类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珍本禁毁小说大观> 比如萧相恺先生的<稗海访书录>一书,记录其为编撰<中国通俗小说 ...
-
苗怀明:结缘网络淘旧书(淘书看世界之八)
四百多张汇款单,两万多元书款,上千册来自四面八方的图书,一批至今未曾谋面的书友以及围绕买书.读书所发生的一系列或庄或谐的故事--这是笔者两年多来网络淘书的一份真实记录,也是一段弥足珍贵的人生记忆. 笔 ...
-
苗怀明:流落街头的签名本(淘书看世界之七)
在笔者的藏书中,有不少有作者本人的签名.这些签名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送给笔者本人的,一种则是作者送给别人,被笔者在旧书店里或旧书网上淘到的. 梅节先生题赠笔者<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
-
苗怀明:琉璃厂的黄昏——对一处人文风景的怀念(淘书看世界之六)
曾经是古旧书店云集.珍本秘籍叠出的北京琉璃厂不仅盛况早已不再,而且也已逐渐从当代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淡出,这话可能说得有些偏激或过分,但它确实道出了北京琉璃厂在现时的尴尬生存境地. 昔日的琉璃厂 如今,全 ...
-
苗怀明:马来西亚淘书记(淘书看世界之五)
到异国它乡去了近一个月,没带回什么土特产,倒背了一大堆中国旧书回来,我的马来西亚之行也因此算是有了一点特色. 比起前些年,如今出国可是容易多了,即使没有探亲.留学的机会,只要有钱,想到 ...
-
苗怀明:曾做偷书贼(淘书看世界之二)
上大学那阵子真的很穷,父亲整天省吃俭用,每月也只能给我寄个二.三十块钱,临毕业前花钱多的时候最多也就寄五十块.在京城这个能花钱的地方,正值能吃饭的年龄,那点在家里看来颇为奢侈的钱加上学校发的助学金,除 ...
-
苗怀明:线装书的故事(淘书看世界之一)
在我十年京城求学的生涯中,只见过两个来自广东的同学,老谢就是其中的一个.之所以要如此强调广东,是因为从那个地方来京城读书的人除上海之外是最少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广东属先富起来的地区,那里同学的 ...
-
苗怀明:奢华背后的凄凉——重读《陶庵梦忆》
提起<陶庵梦忆>这部书,不少读者脑海中浮现的想必是品茗.赏花.观剧.访古.宴饮之类奢华而不失优雅的场景,这种印象无疑是正确的,有书中的相关内容可证,但它还不够全面和深刻.作为明清时期小品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