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结缘网络淘旧书(淘书看世界之八)

(0)

相关推荐

  • 花全开了,开的到处都是,后来就很孤单。

    文/小灶子 图/小灶子 懒在昆明的光影里 懒在书屋的虫子里 懒在沉甸的布袋里 不智能目录: 说文书屋 东方书店1926 西站旧书交易 世界书局 麦田书店 茶马花街 新南界旧货综合交易市场 橡皮书店 新 ...

  • 布衣书局胡同:我在何兆武先生家收旧书

    5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9岁.何兆武先生于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译作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 ...

  • 苗怀明:印数少的书(淘书看世界之九)

    一本书印数的多少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内容和水准固然重要,书名之类的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珍本禁毁小说大观> 比如萧相恺先生的<稗海访书录>一书,记录其为编撰<中国通俗小说 ...

  • 苗怀明:流落街头的签名本(淘书看世界之七)

    在笔者的藏书中,有不少有作者本人的签名.这些签名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送给笔者本人的,一种则是作者送给别人,被笔者在旧书店里或旧书网上淘到的. 梅节先生题赠笔者<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

  • 苗怀明:琉璃厂的黄昏——对一处人文风景的怀念(淘书看世界之六)

    曾经是古旧书店云集.珍本秘籍叠出的北京琉璃厂不仅盛况早已不再,而且也已逐渐从当代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淡出,这话可能说得有些偏激或过分,但它确实道出了北京琉璃厂在现时的尴尬生存境地. 昔日的琉璃厂 如今,全 ...

  • 苗怀明:马来西亚淘书记(淘书看世界之五)

            到异国它乡去了近一个月,没带回什么土特产,倒背了一大堆中国旧书回来,我的马来西亚之行也因此算是有了一点特色. 比起前些年,如今出国可是容易多了,即使没有探亲.留学的机会,只要有钱,想到 ...

  • 苗怀明:旧书业的凄凉守望——想起老姚(淘书看世界之四)

    短平的头发,厚厚的镜片,身材高大,背微有些驼,六十来岁的年纪,温和.斯文,像个文弱书生,或坐在店里看书,或忙于整理书架.这大概是我对老姚的全部印象. 称老姚固然是出于礼貌,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直到目前 ...

  • 苗怀明:一生运命寄旧籍(淘书看世界之三)

    认识花猫(准确地说是花脚猫)是在2002年夏天,当时大家都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版玩,网络售书刚刚起步,花猫是第一批网上售书者. 那时候的花猫与其说是一只猫,不如说是一只鸟,整天唧唧喳喳的,灌水的热情明 ...

  • 苗怀明:曾做偷书贼(淘书看世界之二)

    上大学那阵子真的很穷,父亲整天省吃俭用,每月也只能给我寄个二.三十块钱,临毕业前花钱多的时候最多也就寄五十块.在京城这个能花钱的地方,正值能吃饭的年龄,那点在家里看来颇为奢侈的钱加上学校发的助学金,除 ...

  • 苗怀明:线装书的故事(淘书看世界之一)

    在我十年京城求学的生涯中,只见过两个来自广东的同学,老谢就是其中的一个.之所以要如此强调广东,是因为从那个地方来京城读书的人除上海之外是最少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广东属先富起来的地区,那里同学的 ...

  • 苗怀明:网络红学的是非功过(大嘴说红学之十七)

    总的来说,网络红学不过是<红楼梦>业余研究在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形式,是一种利用网络手段进行的红学探讨. 就其性质而言,它基本属于业余研究,远没有达到专业水准,尽多是红学研究的一个补充,还远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