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16到敲锣女
荒诞的时代,总有荒诞的事冲击着人性底线,而无力挣脱的人,在慢慢被浸染变麻木。那句太阳下没有新鲜事,不再是警醒,却成了自我免责的安慰剂。
可是,人何以为人?
不必赘述各位先贤的理论了,其实当对一件事的认识需要上升到哲学高度时,往往就已经脱离了事情本身。但就“为人”这件事,似乎真的没那么简单。
从平庸之恶到精致的利己主义,从动物本能的趋利避害到高级需求的自我实现,丛林法则也不再是赤裸裸,但华美外衣下的内核却从未有过任何改变。
所以不管是动荡时期的人性泯灭,还是现下沸反盈天的受恩反噬,本质上都是利益驱使下的选择。我不相信人会没有基本的是非判断,可我更相信,很多人并不依是非判断去行事。而所谓的无心之恶,更是狡辩了。
曾经很认同关于原子化个人的描述,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觉得原子化个人只是一种想象,个人很难独立于集体之外,即使是在一个全能的社会状态中。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永远摆脱不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对外联结,那些意气风发的后浪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样的认知让人绝望,同时又有一种模糊了界限的颓丧,甚至还能生出些许自我放逐的轻松。而这,或许才是最可怕的。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