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襄长兄武澄清之释原论、打手论
相关推荐
-
顿悟法门与懂劲的秘密:武禹襄《身法》集解(三)
https://m.toutiao.com/is/eq1uJsB/ 顿悟法门与懂劲的秘密 一一武禹襄<身法>集解(三) 李新方 [原文]提顶,吊裆,裹档,护肫,含胸,拔背,松肩,沉肘,腾挪 ...
-
武式太极拳的打手八字要领
太极拳打手的最高境界,是王宗岳<太极拳论>里所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自王宗岳<太极拳论>起,之后的太极拳论,都没有陈长兴拳论中延续戚继光拳经的那种杀伐之气,强调以静制动,以 ...
-
太极推手心法—武澄清
武秋瀛(1800-1884),名澄清,字秋瀛,自号秋瀛老人,是武禹襄之大哥,咸丰壬子进士,河南舞阳县知县,对大极拳造诣颇深,现在流传的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即其从舞阳县盐店所得.其著作有& ...
-
传习录‖72.马长勋老师谈《打手歌》、《乱环诀》
打手歌.乱环诀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掤捋挤按须认真, 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 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 沾连黏随不丢顶. 这是& ...
-
名家论太极 || 武禹襄和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1812–1880),武式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侠尚义,乡秀才,廪贡生,侯选训导. ...
-
【拳理】武禹襄仲兄武汝清拳论
编者按:本文作者武汝清,字酌堂,乃禹襄之仲兄.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曾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 夫拳名太极者,阴阳虚实也.虚实明,然后知进退.进固是进,进中有退:退仍是进,退中稳有进机.此中转关在身法:虚 ...
-
太极拳的“不传秘诀”——接手时机(附武禹襄“四字秘诀”释读)
在太极拳训练中,"接手"是专指当对手进攻时,与之发生在我可控范围内的接触,这是以太极原理去控制对手的第一步.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讲在推手时的接手,二是讲实战技击时的接手.二者在本质 ...
-
同学经典—武禹襄“身法八要”解
作者王瀚墨拳照 武河清,字禹襄(1812-1880),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禹襄出身望族,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据史料记载,武禹襄的老乡杨露禅去河南温县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十几年,禹襄见而好之并从杨学拳 ...
-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亦畬书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 气敛入骨与敛入脊骨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四) 李新方 [原文]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解曰]"动牵往来气贴背,敛入脊 ...
-
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一)
武禹襄祖师 顿悟法门的五大心法秘诀 一一武禹襄<太极拳论要解>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解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 ...
-
武氏太极拳之:武禹襄体系形成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太极拳诞生
文/李通国 无疑,从流传的大量传说和技术看,太极拳技术古已有之.它们的名称五花八门,它们的技术或粗糙或精巧,但都若隐若地体现着现代太极拳的一些技术前身特点,我们不妨称之为,古式太极拳.可是,它们都不是 ...
-
武禹襄故居
-广府古城 武禹襄故居位于广府古城迎春街,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属清代道光年间建筑.故居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分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排列,其房屋错落有致.左右对称.崇 ...
-
武禹襄《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集解
武禹襄<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集解 李新方 一.以神打人的不传之秘 [原文]敷:敷者,运气于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