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印:浙派篆刻大师丁敬和陈豫锺的“文章有神交有道”都好在哪儿

(0)

相关推荐

  • 【“西泠罪人”——赵子琛】印坛西泠八家,梅花孤山传神。

    ["西泠罪人"--赵子琛]印坛西泠八家,梅花孤山传神. 2021-01-25 18:18·中国梅花三百篇 <中国梅家七十四---赵子琛> 文/梅园水仙(初稿) < ...

  • 素情自处

    不同凡俗,有小火慢炖的功力,这是一位一生都在追求文人之意趣者--陈豫钟.此君号秋堂,墨缘居主,斋号求是斋.钱塘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浙派篆刻家,也是"西泠后四家"的起始人物. 如 ...

  • 读印:篆刻大师邓石如的“一日之迹”

    何震的弟子梁袠刻过一方印,内容是"一日之迹",后世的大师们陆续都在仿刻,比如,邓石如仿梁袠,吴让之又仿邓石如,此后,黄牧甫又仿,陈师曾又仿--显然,这些大师们一致认为"一 ...

  • 浙派篆刻之丁敬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篆刻,自起源 ...

  • 读印:皖派篆刻大师邓石如“意与古会”好在哪儿

    昨天发邓石如的传记,发现有这样一个怪现象:邓石如与浙派的蒋仁同岁,比黄易大1岁,比奚冈大2岁.应该说,邓石如生活的年代正是浙派的鼎盛期.但是我们看他的作品,却极少有浙派的影响,什么原因呢?邓石如生前也 ...

  • 读印:大师们那些意象丰富的篆刻作品

    篆刻前辈叶一苇老先生说过一句话:"篆刻艺术的核心是文字的造型.文字造型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究其根本,篆刻美的根本追求方法,在于体现基于汉字本身的文字之美.中国的汉字是依赖于字形 ...

  • 篆刻大师吴昌硕印存

    篆刻大师吴昌硕印存

  • “浙派篆刻”的开山鼻祖:丁敬

    丁敬,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七十一岁.字敬身,号砚林,又有钝丁.清梦生.梅农.丁居士.玩茶翁.龙泓山人.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别号.据 ...

  • 篆刻大师的印风对比

    @篆刻微刻 齐白石虽然面对"西学东渐"的潮流,但他内心从没有焦虑感,因为他身处乡村,远离社会变革的前沿.他的思想仍然维持着前辈那种思考问题的观念,他的书印仍然维系了古典传统.如果说 ...

  • 看篆刻大师印面,让你知道印底要刻多深

    朱复戡(1900-1989)原名义方,字百行,号静龛,40岁更名起,号复戡,祖籍浙江鄞县.题襟馆早期会员,师从南洋公学总理张美翊.吴昌硕,早年与罗振玉.康有为.冯君木等过从甚密,获益良多,留法归国后任 ...

  • 篆刻大师刻一枚白文印,片尾教你一个小窍门,印出来更加清晰美观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