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家族”与经方中的“三碗汤”
相关推荐
-
古方|附子理中丸:阳虚体质者的“小火炉”
附子理中丸 [名方出处]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使用历史]约800年. [主要成分]附子(制),人参(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炙). [整体药性]热.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 ...
-
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手足冰凉的克星:理中丸
前几天有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他长期感觉胃肠不适,最近吃了生冷的东西后,腹部冷痛明显,伴腹泻,怕冷. 但是不方便吃中药,问我有什么中成药可以暂时先吃吃,后面有时间了再喝中药调理体质.我分析这是因为脾胃虚 ...
-
解读理中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理中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理中汤. 1 ...
-
典型的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脾胃虚寒,可用...
典型的肝气郁结,脾肾阳虚,脾胃虚寒,可用柴胡舒肝丸,附子理中丸,当归芍药散调理.
-
理中汤临床新用,建议收藏
案例1:小儿慢惊风 患儿,男,2岁6个月,2000年7月15日初诊.其母代诉:近2个月来每天腹泻3~4次,大便清稀不臭,量中等,呈蛋花汤样,夹未消化食物残渣,纳差,偶有抽搐.观患儿面色白,精神萎靡,肢 ...
-
理中丸由附子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由附子.党参.白术.甘草.干姜五味药组成,实际上是理中丸基础上加了一味附子.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由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四味药组成.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功效.治疗脾胃 ...
-
麻黄附子细辛汤,堪称是经方中的经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堪称是经方中的经方 老玉米棒 2018-09-15 关注 I导读:麻黄附子细辛汤,堪称是经方中的经方,应用得当,临床治疗范围十分广泛.这两篇文章所记录的四个医案,就是灵活运用的典范,药 ...
-
经方:生姜半夏汤(胃中烦躁)
生姜半夏汤 [原文]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经典回顾] 1.病人胸中 ...
-
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方中“天然的心脏起搏器
经方中"天然的心脏起搏器","中医伟哥",还能治疗鼻炎.哮喘.急性腰扭伤.腰间盘突出.闭经.嗜睡.遗尿-- 原创 郭洁Hao 杏林明医 2020-08-07 江 ...
-
倪海厦老师——经方中有名的去杖汤,这绝对是一剂知的处方
医经 05/20/2005,晴,白人,迈阿密警探,38岁,自述左脚因为一年前扭伤,从此以后左脚就变成较黯色,他将双脚放在一起给我看,果然双脚颜色大不相同,西医判定他左脚有瘀血,于是给他吃老鼠药来让血变 ...
-
中医干货(2):小经方的运用以及经方中的...
中医干货(2):小经方的运用以及经方中的专病专治 1,药味不再繁杂,小方依然奏大效.2,辩证依然为第一前提.3,专病专治是高度概括,执简驭繁.4,所有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解决问题.5,从广博到精专是 ...
-
【岐黄医药】伤寒经方中的青龙,原来是指这味药!
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曾经被孙思邈成为三足鼎立的代表方剂,一直以来都被人所误解,特别是后世医家认为南方无伤寒之后,麻黄汤的运用就被缩小到了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之内. 很正的三足鼎立方 实际上, ...
-
探秘司马氏家族大墓中的宝藏(下)
古代艺术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风 当考古队员在对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进行发掘时,意外的发现了一组木制漆屏风.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描漆屏风,每块木板高81.5厘米,宽20.5厘米,出土时共有5块.屏风上绘 ...
-
探秘司马氏家族大墓中的宝藏(上)
古代艺术 司马金龙墓陶俑 著籍于河内郡温县的司马氏家族,公元265年建立了西晋政权.立国短短半个世纪,在内乱和外患的双重打击下,王朝土崩瓦解,部分宗室成员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今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公 ...
-
经方中“天然的心脏起搏器”,“中医伟哥”,还能治疗鼻炎、哮喘、急性腰扭伤、腰间盘突出、闭经、嗜睡、遗...
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 写在前面的话:上世纪90年代,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对卫生部和人事部认定的500名全国名老中医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名老中医临床常用方不超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