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育质量提高的途径之一
和国内家长们提到教育,99%以上的家长都摇头,觉得孩子和家长们都非常辛苦。其实老师们也非常辛苦。当一个体系效率低时,自然大家都非常辛苦,而教育质量和付出的比例却严重失调。
现在“痛斥”中国教育的文章甚至书籍比较多,但是改善国内教育的方法的讨论相对来说就远远不够。当然这又是社会落后的一个表象:不能聚焦在解决问题上。发牢骚多容易啊,但是先进国家的主流文化其实不会容忍这么多牢骚,而是要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个人行动起来解决问题。我这里特别用了“要求”,而不是“倡导”,因为仅仅“倡导”肯定是不够的、看不到效果的,说白了就是空喊口号。
这两天看到关于北京精英师资共享工作的报道。我个人非常支持这方面的努力。
我多年来观察国内外教育,发现与先进国家比如美国的教育相比,我们国内的教育并不是处处落后,我们也不是没有精英教师。拿国内教育比较弱的语文教育来说,我们的整个体系不够完善、细致、到位。要提高教育质量,老师们不能像美国教师那样主要靠遵从社会教育体系的要求和安排,而是意味着老师们自己要进行教育创新和改革。这样一方面对老师的教学经验、能力、悟性等等方面的要求极高,另一方面对老师的工作量要求也高得不太现实。普通学校的老师们很可能自己上学还有教学时从没真正见过一个成功的教改体系,让他们如何教改?所以成功的教改在现实中只能是靠优秀学校中有经验的教师们传帮带。精英教师们实在是国内教育提高的稀缺资源。
要提高国内教育质量,当然要不断完善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但是,体系要达到一个较理想的程度,难免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可是我们的孩子们不能等。现实中可行的途径之一,就是鼓励精英学校和教师们分享教改的经验和体系,对普通学校进行传帮带。当然,希望社会对这些精英学校的分享创造出切实可行的鼓励机制。没有可持续的鼓励机制,分享只能是三分钟热乎气儿,一锤子买卖,不可能成气候地持续下去,从而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火车头。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每个中国人能为教育做些什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