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警报素修饰的外泌体在小鼠大肿瘤中可引发持续的抗肿瘤免疫
相关推荐
-
同属免疫治疗,癌症疫苗开发却相对落后: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癌症免疫治疗是肿瘤学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旨在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最终实现疾病控制或者生存获益.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及免疫检查点阻断性抗体是其中最被关注的例子,这两种治疗策略都已在不 ...
-
100%存活!对实体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发成功
各种新药和新技术的问世,让我们看到,人类已经离战胜癌症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 11月11日,一条"针对恶性肿瘤的可行疫苗"的新闻占据了国外各大媒体的头条.这种新型疫苗是将化疗和免疫治 ...
-
mRNA疫苗之保姆级解析
来源:中泰证券 以mRNA为基础的药物,特别是mRNA疫苗,已被广泛证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免疫治疗策略. 2020年3月11日,美国药企Moderna公司mRNA-1273获批临床,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临床 ...
-
肿瘤新抗原疗法的研究进展
▎Armstrong 肿瘤新抗原(neoantigen)是肿瘤细胞蛋白编码区突变产生的新抗原,仅存在于肿瘤细胞内.相比于肿瘤相关抗原(TAA)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是多与少的区别,肿瘤新抗原则是有和无的 ...
-
天津医科&天津大学:利用血液外泌体作为载体高效靶向肿瘤共递送化药和核酸药物
近日,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康春生教授.天津大学侯信教授和赵瑾副教授合作在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了工程化的血液外泌体作为肿瘤靶向和有效联合治疗可行的共递送纳米系统的潜力.这种工程策略 ...
-
四川大学:利用配体修饰的外泌体样囊泡实现了抗癌药物西贝母碱的高效递送
目前,大多数抗癌疗法都存在着严重和有害的不良反应,减轻肿瘤治疗药物的副作用至关重要.来自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华西药学院张凌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基于外泌体样(ELVs)的高度生物相容性肿 ...
-
南京医科大学:lncRNA SBF2-AS经外泌体的传递增强了胶质母细胞瘤对替莫唑胺的化疗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的出现是胶质母细胞瘤临床治疗的障碍之一,然而对这种耐药性的发生分子机制知之甚少.近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尤永平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lncRNA SBF2-AS1在外泌体中富集,并 ...
-
安徽医科大学:内质网应激促进肝癌细胞释放外泌体miR-23a-3p并上调巨噬细胞中PD-L1的表达
内质网应激促进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但其中潜在的机制此前是未知的.近日,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孙国平.王华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Hepatology杂志发表文章,发现ER应激下的肝癌细胞将特 ...
-
Nature子刊:UBL3修饰影响外泌体蛋白的分选
sEVs是从各种细胞类型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外泌体,一种源自多泡体(MVB)的sEV,通过转运蛋白质.mRNA和miRNA介导细胞间通讯.sEV(包括外泌体)在细胞之间递送蛋白质与肿瘤进展和神经退行性疾 ...
-
中国医科大学:来自BM-MSC的外泌体通过转移miR-142-3p促进肿瘤干细胞的产生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MSC)能够迁移至肿瘤并参与肿瘤微环境调控的祖细胞. BM-MSCs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或外泌体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BM-MSCs如何影响结肠癌细胞中肿瘤干细 ...
-
中国医科大学: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介导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脑转移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最具侵袭性的组织学亚型,容易引起早期脑转移.尽管SCLC新疗法正在进步,SCLC伴随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近日,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FASEB J杂志中提供证据 ...
-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肝细胞癌来源的外泌体传递14-3-3ζ损害肿瘤浸润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s)的抗肿瘤功能受到显著抑制,但其潜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鲁晓杰和孙倍成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Cell Death & ...
-
Hepatology:天津医大揭示肿瘤外泌体激活树突状细胞发挥肿瘤抑制功能
肝细胞癌(HCC)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且对治疗反应不佳,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免疫疗法上,用肿瘤细胞裂解物作为抗原离体活化的树突细胞(DC)用于肿瘤的治疗,但是在HCC患者中反应不佳.来自天津医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