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一:罗山村:罗山村的传说 八百里丹江出名的水上货运村 感天动地的青海支边移民刘邦西之母亲
相关推荐
-
淅川这个小山村,曾经是楚国的首都
关于丹阳的地理位置,史学家多有争论.但是,随着淅川大量楚文物的出土,"淅川丹阳说"逐步成为主流,被专家和世人认可.那么丹阳故城究竟在哪儿?古时候,山南为阳,水北为阳.丹 ...
-
罗山这几位青年,大过年的干了一件让人非常感动的事儿!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公众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编者按: 过年了,家乡人除 ...
-
骑行312,第十天
Day10, 2017/9/25, 商南秦都商务酒店->丹凤->汉庭商洛时代华庭店,109km 早上起来依然下雨,雨势挺大,昨天秦都商务酒店的老板慷慨地送了一份免费早餐.酒店的电梯极小, ...
-
常德人:过年回家没听懂这8句话 你就白回了
第一句话:牙呀港滴--小衣我都有得穿,就差一件滚身子. 感言:牙呀是常德方言,就是爷爷的意思:小衣就是我们常说的裤子:滚身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棉袄.棉衣.短袄的意思.爷爷年纪大了,怕冷,他很想你给他买一件 ...
-
晓风寒 || 曲江甘棠村:一门忠孝泽后世
赣水滔滔,烟波浩渺,沿西岸向北直下,龙头山遇挡,又折而向东,好比一柄曲尺,曲江因此而得名.曲江地处赣抚平原与江南丘陵交界处,小山丘陵连绵起伏,西与尚庄接壤,北边毗连上塘镇,杰路村则位于这三区交界处.因 ...
-
诗人样本||李世荣:山村(外一首)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山村 (外一首) 李世荣 在山村行走 我把太多太多的爱 书写在山村-- 书写她的过去,书写世间的情怀 那时我寻找梦与梦境 山河间,它是一条河,一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 朱家沟,从远古的白垩纪走来
透过朱家沟村恐龙蛋化石,我们可以触摸到硬核的滔河大地的心跳.滔河,从白垩纪时代过来,走进人类主宰的木车.马车.战车,走进历史进程的快车道.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 朱家沟,从远古的白垩纪走来 文/朱吉红 ...
-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一: 贺坡村:娘娘洞的传说 供奉河北磁县县令崔珏的府君庙 卖夜壶的区长张忠
贺家坡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南方向44千米处,滔河乡政府驻地西北3.5千米处,丹江河由西北向东南半环村流过.全村由贺家坡.史家湾.尹家湾三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村民930多人. 滔河文化散文之十一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崇尚教育人才辈出的姬家堰村
姬家堰村有着丰厚的文化沉淀,村民尤其重视教育,一大批农家子弟不懈努力,刻苦求学,先后考入全国各类大中专院校,跳出龙门,走出淅川,走出南阳,走出河南,甚至走出国门,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双庙村:为党呕心沥血的地下党员王学夫
1947年12月18日,王学夫从湖北准备回双庙老家,发动当地群众,迎接淅川解放,途径滔河街时,不幸被滔河民团团长戚雨三发现,戚雨三连夜把他押解到县城所在的民团司令部.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二 双庙村:为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三:滔河人民浴血抵抗日寇纪略
1945年3月26日,日寇的魔爪伸向淅川,当年初夏,侵入滔河,疯狂的烧杀奸掠,无恶不作,给当地百姓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三 滔河人民浴血抵抗日寇纪略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四:陈家凹村: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陈家凹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南50千米,距滔河乡政府西南4千米,是一个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四 陈家凹村:最缺水的省际分界村 文/朱吉红 郑重声明:本人公众号刊发的所有作品均为作者原创,任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五:1975年滔河特大洪水灾情纪实
1975年8月5日至8日,滔河全境普降特大暴雨,降雨量在300-400毫米,洪峰流量达3400m3%秒,丹江发生历史上罕见特大洪水.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五 1975年滔河特大洪水灾情纪实 文/朱吉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六:刘伙村:一生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阎仲彝
阎仲彝,男(1895-1973),汉族,淅川县滔河乡刘伙村阎河小组人.自幼深受其父影响,阎仲彝勤奋好学,刻苦攻读,于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堂德文班,是年秋全家随父移居开封定居. 滔河文化散文 ...
-
滔河文化散文之三十七:中原突围部队滔河突围纪实
中原突围,历时31天,行程两千多公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三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于七月二十八日到达陕南.中原解放军路过滔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胜利的希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滔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