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有风寒、内有痰湿,《局方》的这个千年秘方,用对了直除病根
相关推荐
-
参苏饮‖气虚痰湿外感风寒(肺脾气虚、内生痰湿、外感风寒)/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咳嗽痰白、胸脘痞满、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治法: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煮煎时加姜枣/应用:感冒、支气管炎、痢疾
参苏饮‖气虚痰湿外感风寒(肺脾气虚、内生痰湿、外感风寒)/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咳嗽痰白、胸脘痞满、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治法:益气解表、理气化痰/煮煎时加姜枣/应用:感冒、支气管炎、痢疾
-
体虚感冒低热怕冷身倦乏力益气解表的参苏丸最适宜
典型症状:发热.怕冷.头痛.鼻塞.咳嗽.痰多.乏力.气短等. 代表中成药:参苏丸. 主要功效: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同类中成药:人参败毒胶囊等. 临床上,除了风寒.风热.暑湿等常见的感冒类型之外,还有 ...
-
6.参苏饮__六、表里之剂
6.参苏饮(王海藏) 内伤外感. (<易简方>) [歌诀] 参苏饮内用陈皮 枳壳前一胡一 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 内伤外感此方推 参前若去芎柴入 饮号芎苏治不差 香苏饮仅陈皮草 感伤内外亦 ...
-
外有风寒、内有痰湿,《局方》的这个千年秘方参苏饮,用对了直除病根
外有风寒.内有痰湿,<局方>的这个千年秘方参苏饮,用对了直除病根 清代名医吴箎(chí)的临证医案笔记里面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病人患有发热.头痛.干呕.烦躁等病症,都认为是因为天气寒冷感 ...
-
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怎么办?这个千古良方,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清代名医吴箎(chí)的临证医案笔记里面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个病人患有发热.头痛.干呕.烦躁等病症,都认为是因为天气寒冷感受风寒致病,应当用麻黄汤来治理,而之后医家通过问诊和切诊,发现患者的脉象浮大而 ...
-
秋分过后,外防风寒内养脾胃
23日是秋分.秋分过后,"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感受将越来越明显.养生不仅要外防风寒,还要内养脾胃. 秋分时节,人体阳气由夏季的向外宣发转为向内收敛,饮食起居要注重平衡身体阴阳变化.平 ...
-
【脑鸣。脑鸣。】【肾精亏虚】【阴虚阳亢】【心脾两虚】【风寒外袭】【风热上扰】【痰湿上蒙】
脑鸣的中医治疗2018年11月27日 · 来自专栏 医学科普脑鸣,是指延脑的耳蜗神经核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整个通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所致的耳鸣,病人感觉在脑内鸣响.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 ...
-
苍白二术一外一内除体湿
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一科主治医师 徐伟超 术,入药时读zhú,又名山蓟.马蓟.山姜.<神农本草经>将其归属为药之上品,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药用历史.宋朝以后,术分白术.苍术的提法逐渐得到临床公 ...
-
【中医治疗肺部结节】:1痰湿内结型肺结节病与肺部结节 症状:咳嗽咯痰,痰白稠粘,或胸闷憋气。 治法:行气祛痰,健脾燥湿。
[中医治疗肺部结节] https://www.360kuai.com/pc/94e552154b143b7b0?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 ...
-
UC头条:中医将咳嗽分为5种证型: 风寒、风热、痰湿、痰热和阴虚
点击加载图片 中医将咳嗽分为5种证型:风寒.风热.痰湿.痰热和阴虚.风寒和风热型咳嗽属于外感咳嗽,痰湿.痰热.阴虚型咳嗽属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指的是由风邪感冒引起的,而内伤咳嗽是由内在体质引起的.下面 ...
-
肺癌 朴炳奎等将肺癌辨证分为肺气不足、阴虚内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湿瘀阻5型;刘嘉湘等将肺癌分为阴虚内热、气血两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4型;
证型应规范化研究 以往的中医肿瘤证型研究多以个人经验代替在群体水平的观察.以肺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为例,如 朴炳奎等将肺癌辨证分为肺气不足.阴虚内热.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湿瘀阻5型: 刘嘉湘等将肺癌分 ...
-
痰湿内盛证
痰湿内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