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贺丨《四朝闻见录》两种南宋版本研考

(0)

相关推荐

  • 宋代民间高人撰写私人史书,记录了朝中秘闻,他的一首诗无人不知

    中国古代历来有私人撰史的习惯,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和纸张的普及,宋代私人撰史之风更盛,现在我们研究宋代历史,私人撰写的史籍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没有这些"稗官野史",我们 ...

  • 南阳市明山路一小练习测试

    连线题__ 6 . 名句和出处搭配,用线连一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烟村》叶绍翁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在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 古典诗词:叶绍翁 (唐朝 )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四)

    一 一九一九年秋,张大千往上海,经朱复戡介绍,拜曾熙为师.举行拜师典礼那天,张大千在"小有天"酒楼准备了两桌酒.邀请了不少上海书画界名人,如李瑞清.商笙伯.姚云琴.熊松泉等一起见证 ...

  • 刺络闻见录 书内有日文 欢迎阅读

    刺络闻见录 书内有日文 欢迎阅读

  • ​《边州闻见录校补图注》前记(赵永康)

    △2020年9月,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赵永康带领<边州闻见录>研究整理项目考察工作组一行到筠连考察相关工作.(方志四川) <边州闻见录校补图注>前记 赵永康 边州者何?西 ...

  • 《中西闻见录》述略

    <中西闻见录>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传教士丁韪良等人创办于北京的一份近代期刊.对其内容和作者的量化分析表明它以传播西方的近代科技为主旨,与其续刊<格致汇编>相统一.<中西闻见录 ...

  • 杨煜达 | 吴大勋事迹与《滇南闻见录》的史料价值

    云南僻处边疆,文献缺乏,自古以来,内陆人来云南留下的笔记.游记,就成为我们研究云南历史的宝贵材料.在清代,有不少人或为宦,或流寓,来滇留下了记载.如刘崑<南中杂说>.同揆<洱海丛谈& ...

  • 张聊公:梅兰芳三十生日闻见录

    民国十二年十一月(旧历九月二十四日)为梅氏三旬览揆之日,缀玉轩内,贺客如云,兹将闻见所及,琐录如下: 梅兰芳与姚玉芙.冯耿光.齐如山.李释勘等友人在无量大人胡同梅宅院内假山石上合影(1927年冬) 京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一)

    一 李瑞清藏一汉砖砚,上有"黄龙"二篆字,乃清人阮元旧物.内刻有"阮芸台校十三经之砚""阮芸台砖之二"等题字,墨池前有清人翁方纲单刀刻铭文,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三)

    一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碑质为沙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出土于云南省曲靖县扬旗田村,并未引起时人重视,后来被一乡民用做压豆腐 ...

  • 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六)

    一 1906年,李瑞清将多年积蓄捐出,加上地方富绅襄助,在上海创办短期的留美预备学堂,企望"送一人出国,将来救中国就多一个人的力量".1912年,李瑞清辞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职务.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