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自倚天生气色,尘中谁为举头看”,诗人借终南山揭示人间世相
相关推荐
-
杜牧写的《长安秋望》,虽是晚唐之作,却有盛唐气象,堪称经典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和意象,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因为秋天的萧瑟而联想到人生的种种困苦,然后借景抒情,一吐心中之郁闷,在这方面,宋玉可以说是"悲秋"之鼻 ...
-
唐朝诗人的幸福(2)
从科举仕途方向开始包抄 有时,他们的表现却是更看重诗歌,甚至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取舍里,将仕途抛在一边,而选择了对诗的追求.这种举止,自成空谷绝响-- 开元年间的一次进士大考, ...
-
唯有出格的诗意不朽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祖咏<终南望余雪>) <唐诗三百首>是唐诗选本里最家喻户晓的集子了,谁的童年没有背过呢?可是在<唐诗三百首> ...
-
太白诗选(二)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完全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痕,正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本诗从"疑&quo ...
-
中国那么多名山,唐朝的诗人,为什么都选择“终南山”隐居?
"不是隐士选择了终南山,是历史选择了终南山." ◆ ◆ ◆ 内容来源 | 木有来源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不是隐士选择了终南山,是历史选择了终南山. 谁叫终南山离 ...
-
【诗家风采】林英贤 || 半生烟火尘中过,万古诗情笔底牵
▲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林英贤,广东肇庆四会市,文艺志愿者,翡翠玉雕工艺师,现为肇庆市诗联学会.四会市诗词学会.四会市作家协会会员.习古体诗词,现代诗歌.短篇散文等.用文 ...
-
生在红尘中,难免不染尘
2021-06-07 05:33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这场大戏里的主角,既然已经被推上了舞台,我们不能再逃避,那么我们就要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用最快的速度适应舞台,用最热的情,爱上这个舞台,开始我们 ...
-
浅析《安徒生童话》中的结构主义叙事学
王佳惠 浙江师范大学 叙事学,也称"叙述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文学理论,由于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产生,所以前期称为"结构主义叙事学",主要探讨作 ...
-
仇英《莲溪渔隐图》:流水混迹尘中,老树不言物外
在<莲溪渔隐图>这幅立轴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太过明显的古拙的痕迹.大概这幅作品的创作较少或者没有受到赞助人的影响,仇英的画作不同于同时代的文徵明.唐寅擅于在画作中抒发个人的情感,仇英始终保持 ...
-
【理论学习】敢于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
阅读提要 "无中生有"就是要更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拓宽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打破传统的区位决定论.交通瓶颈论.资源制约论,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新业态迭代.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 ...
-
『聆听海狼诗歌』我在半生的宇宙中赤足漫游
清风雅韵苑 2018-07-18 我在半生的宇宙中赤足漫游来自清风雅韵苑00:0006:52我在半生的宇宙中赤足漫游 作者︱海狼 朗诵 | 卡夫卡 一半是人,一半是神. 事物就是这样开始的. 在 ...
-
陈桐生:“求中”:儒家艺术精神的来源、内涵及其实现
摘要 商周甲骨文.金文和<诗><书>文献表明,中国人的求中智慧起源甚早,"中"字的意义从"氏族社会之徽帜"逐步引申为中央.中心.中正,求 ...
-
今日聚焦:疫苗,你打了吗?为什么不打?千万别生在福中不知福!
今天,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打疫苗了吗? 我想,得到的答案可能大多会是:没打. 昨天,国家卫健委官网最新的疫苗接种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42199.1万剂次. 按一人需接种 ...
-
吳錫麒│有正味齋詞集(卷六)三影亭寫生譜(中)
有正味齋詞集卷六 錢塘 吳錫麒 聖徵 三影亭寫生譜中 沁園春 <夢華錄>載:都人至除夜,以酒糟塗竈門之上,謂之醉司命.<曝書亭集>中有<醉司命辭>,余譜此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