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道德经1
相关推荐
-
徐大椿注道德经:将欲取天下第二十九
昨天 上一章讲,圣人笃守常德,虽然朴散为器而应物无穷,却又大制不割,因此能为天下王.本章接着从反面讲,如果把天下当做"器物",以人智去巧取,那是不可能得逞的. 道篇的第二十九章 ...
-
徐大椿注道德经:希言自然第二十三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有道之人曲己而全道,以道御天下.本章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以道治天下.以德治天下和以人言治天下,又会怎样呢? 在道德经一书中,有两条思想脉络,一个是道. ...
-
《道德经》常讲和光同尘,用白话解答下,方知古人大智慧
道家说,一个人太出众不是好事情.老子就说过,真正有钱人往往给人感觉非常朴实,一个修行高深的人看上去和普通人差不多,他们秉承着这样的思想:和其光同其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道德经>是这样 ...
-
何谓“没身不殆”
"没身不殆"这个词在<道德经>中两次出现.一次在第十六章,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没身不殆."第二次在第五十二章,曰:&quo ...
-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
转自:经济学雷锋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第1-10章)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第11-20章) <道德经>哲理白话梗概(第21-30章) <道德经> ...
-
你信吗:11岁的小孩真的能白话妙解《道德经》?现在我真的信了
7岁少年異稟奇质,被推荐给皇帝做伴读 刚做<道德经>文章时,发现民国神童妙解<道德经>的文本,不以为然,我怀疑一个11岁的小孩,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悟性和文字水平,如同王安石所写& ...
-
《道德经》原文及白话译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五
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四
第十九章[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白话)最根本的达到毫不过错就是放弃搬弄聪明才智,对百姓是百倍的有利:最根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三
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爱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一
第一 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白话) 道这个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宇宙根本,可以安一个道的名词给他,他没有一个固定的词可形容. 名这个 ...
-
马王堆帛书《道德经》原文加白话
关于版本问题: 现下发现的版本,文字最简古最权威最系统化的是帛书甲本.通行本和楚简对看,可见同出一源:楚简和帛书甲乙本对看,可见楚简对帛书本的摘抄改动痕迹.从入土时间看,楚简年代早于帛书年代:从内容上 ...
-
道德经原文 白话
帛书本<老子·道经>原文 第一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妙也,恒有欲以观其所缴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