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最喜欢索隐的人(纪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出版百年之一)
相关推荐
-
红楼研究的“觉醒年代”
<觉醒年代>在豆瓣的"一周华语口碑剧集榜"上暂列第二位.这剧开评8.3分,一路上涨,目前已经涨到了9.1分,可当选为3月最佳国剧. 这剧讲的啥呢? 讲的是觉醒. 创办& ...
-
苗怀明:他有这种雅量(纪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出版百年之六)
蔡胡争论之后,胡适得到学界较多的支持,蔡元培则明显居于下风.不过,蔡元培后来虽然不再撰文直接进行反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认同了胡适的观点.相反,他还颇为坚定地保留着自己的意见. <红楼梦本事辨 ...
-
苗怀明:《石头记》是第一部(纪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出版百年之五)
需要说明的是,蔡元培的红学研究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并非<石头记索隐>一书所能全部概括,也并非索隐一词所能完全涵盖. 蔡元培先生塑像 在<石头记索隐>之外,蔡元培还从其他角度对&l ...
-
苗怀明:“猜笨谜”还是“审慎之至”?(纪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出版百年之四)
蔡元培的观点和方法在当时影响甚大,从<石头记索隐>的畅销可以看出这一点.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在,几年之后,蔡元培的红学新说受到了来自胡适.俞平伯等人的挑战. 胡适先生 鉴于蔡元培的特殊身份及 ...
-
苗怀明:审慎之至的三法推求(纪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出版百年之三)
红学索隐派的形成代表着二十世纪初红学研究的另一条发展道路,一条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迥异的道路,它是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在新的时代文化语境中结出的一枚新型果实. 蔡元培先生 在这一时期,索隐 ...
-
苗怀明:从《红楼梦疏证》到《石头记索隐》(纪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出版百年之二)
光绪二十年(1894)蔡元培对<红楼梦>产生兴趣,这一年他是否已经开始动笔,还难以确知. 蔡元培先生画像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思考相关问题,这可以从其光绪二十二年(1896)六月十 ...
-
苗怀明谈枕边书
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读书报:您出版过<红楼梦>的相关著作,如<风起红楼><曹雪芹><话说红楼梦><红楼二十讲&g ...
-
苗怀明:机缘巧合,水到渠成——《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一书的撰写体会
说到<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一书撰写的体会,脑海中马上会闪现出"机缘巧合"这个词.机缘是巧合的前提,巧合是机缘的体现,两者真是缺一不可. <国外学者论中华曲艺> ...
-
苗怀明: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设立这个纪念日的目的在鼓励人们阅读和写作.当下阅读的条件实在太好了,内容不说,多数图书装帧考究,版式精美,看起来让人爽心悦目. 当我们看着眼前这些有分段.加标点的书籍时,可能会觉得一 ...
-
苗怀明: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两位先生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历来是文学研究的重镇,名家云集,令人向往.余生也晚,与该所来往较多的基本是同辈学人,当面向前辈学者请教的机会不多.比较幸运的是,其中有两位先生,笔者与他们有所往来,受益匪浅,以下如实记 ...